扫描二维码

订阅畅享网微信

《闯与创》连载二

  作者:王国宇
2010/4/13 15:01:42
做人就要做生活的强者,永远不要比别人差,这才不枉在世上走一遭。当你看到街上有奔驰车驶过,当你看到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难道你不羡慕?

本文关键字: 成功 梦想

闯   篇

点燃成功的欲望

做人就要做生活的强者,永远不要比别人差,这才不枉在世上走一遭。当你看到街上有奔驰车驶过,当你看到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难道你不羡慕?你不想拥有吗?没有追求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挑战的人生是空虚的,没有波澜的人生是残缺不全的。那么你的人生是怎样的?

成功难,不成功更难!

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我第一次来到上海的情景。

那时,我刚刚从武警部队转业,听人说,凡是优秀的人都要到上海滩去。受到这句话的鼓舞,我没有多想,打了个简单的行李卷,就直奔上海。

刚到上海滩,我两眼一抹黑,连公交车怎么坐都不知道,被上海人称作“乡巴佬”。由于身上的钱不多,我只能吃馒头咸菜,路过街上香气四溢的炸鸡店时,我馋得直咽口水,却连炸鸡的价钱也不敢打听。

我找了一个多星期的工作,却仍然毫无着落,身上的钱所剩无几,连吃馒头咸菜都成了问题。
好不容易战友帮我介绍了一家装饰公司,但老板说现在人员很充足,暂时不需要招人,如果你很想试一下的话,工资只有600元。

我说:"没问题,我可以做。"

可是,当我说完这句话以后,老板又后悔了。他说:"我看你真的还是不太适合这个行业。"

这时我才明白,他是想用最低的价钱拒绝我。但为了生存下去,我说:"您给我一个月时间,我做满一个月,如果您不满意,可以不用付我一分钱工资,我走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板勉强收留了我。真正开始工作以后,我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当我没有业绩的时候,我一次次地告诉自己:还是我努力的不够!我要永远比别人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

别人每天拜访10个客户,我就每天拜访20个、30个客户……一个月以后,我留了下来,我为公司创造了70多万元的销售额……一年以后,当我准备辞职,开创自己的事业的时候,老板再三挽留。其它企业甚至开出了600万元的年薪想要聘请我去做总经理,但被我婉言谢绝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支撑我在上海留下来的,其实只是一个最简单的问句,就是:为什么?

每当我看到别人可以阔绰地花钱,随手买下时髦的衣服和手表,而我一年到头只能穿那几件早已洗得发白,扔到垃圾堆也不一定有人捡的衣服时,我问自己为什么?每当我看到别人可以乘坐高级的轿车往来于各种高档场所,而我每天走几公里的路,只为省下几毛钱的公交车费时,我问自己为什么?每当我看到别人可以居住在豪华设区,购买动辄上万元的家具,而我只能住在又简陋又潮湿的地下室时,我问自己为什么?

是的,为什么?为什么?有太多太多的“为什么”啃噬着我的心,让我的灵魂发出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呐喊:同样是人,为什么别人可以活得风风光光,拥有一切高级的物质享受,而我却要悲悲惨惨,起得比鸡早,吃得比猪差?

从那时起,我就在心里面无数次地告诉自己:生当作人杰。我永远不要屈辱地活着,我永远不要比别人差,我永远不要做生活的乞丐!我要成功!我要拥有我梦想中的一切!

直到今天,那种感觉、那些誓言仍然是我心底最深的记忆与烙印。它们激励着我拼命地工作,不断地挑战自我,去冲激一个又一个生命的高峰。

有人说,成功起源于强烈的企盼,孕育于痛苦的挣扎,是寻找自我,最终超越自我的一种结果。我相信成功起源于一种始终不渝的奋斗精神,而这种奋斗精神的强弱正取决于你成功欲望的大小。要想成功,你必须把自己的欲望之火激发到白炽状态。

在我们老家流行一句话:同样是人,两腿支个肚子,两臂膀扛个脑袋,为什么你就要比别人差?

做人就要做生活的强者,永远不要比别人差,这才不枉在世上走一遭。当你看到街上有奔驰车驶过,当你看到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难道你不羡慕?你不想拥有吗?没有追求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挑战的人生是空虚的,没有波澜的人生是残缺不全的。那么你的人生是怎样的?

你是否每天朝九晚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受老板的气,晚上受老婆(老公)的气,买菜时为一毛、两毛钱讨价还价,每周精打细算,节衣缩食,为买各种家用电器伤神费脑?你是否每天都在抱怨老板白痴,自己运气不好,合作伙伴奸诈或是对手太狡猾?你是否早已受够了贫穷困苦的生活,却认为成功太难,而无力迈出改变的那一步?

我告诉你,成功难,可是不成功更难!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吃惊地发现,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才是真的有耐心,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他们正是以这种惊人的耐心忍受着不成功的现实和生活。很多的人以为成功很难,成功要付出太多、成功会很痛苦,就不去想和追求。那是不是不成功就很舒服、很自在、很潇洒了?当然不是!事实上,不成功才真的更难。有的人不肯付出一时的努力去博取成功,去换取一生的幸福,却甘愿用尽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的痛苦。

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面对的是吃饭、挨冻、生存这样的大事,这是涉及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他们的心理压力会小么?他们甚至可以用健康、犯罪、甚至是生命去拼,只是为了换取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他们又何以轻松呢?而那些追逐成功的人,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成就,他们有梦想并敢于为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和奋斗,他们不用去为生存本身发愁,相反,他们可以享受大房子,有自己的私人飞机,拥有世人的崇拜和羡慕,甚至,可以去办孤儿院、福利院让爱心扬名于世。

亲爱的朋友,现在你还能说成功太累,成功太难这可笑的话么?你可以不思进取,但你的生活并不会因此而轻松,你追求成功,你会因此而生活得更好。那么,你是选择创造、追求成功的生活呢?还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却不得不挣扎在温饱线上,为一日三餐而苦苦争斗?当然,你有权力选择你要的生活。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造就成功的时代,是最能让人发挥才智的时代!不要怨生不逢时,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其实当代社会根本不存在“怀才不遇”,生活中处处充满机遇、选择。怕只怕,当机遇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没有足够的准备与勇气,你不是个“英雄”。

人生最大的悲剧就在于梦想的消失。一个人一旦没有了梦想,也就预示着他人生的浪漫剧降下了帷幕。人人都应该有一个梦想,没有梦想,生命将会枯竭。
亲爱的朋友,既然不成功比成功更难,我们何不努力工作,奋力拼搏,去追求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与梦想合二为一,去拥抱成功的喜悦与生命的丰盛?

一切皆因为爱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问我:“王总,我看有钱人也并不一定就比穷人要过得幸福。有钱人可能比穷人面临更多的烦恼,而且任何一个人的财富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甘愿承受痛苦与孤独,去追逐成功的人生呢?”

是的,有钱人也不一定就比穷人过得幸福,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要成功呢?我的回答是:人生成功的源动力其实是因为爱。

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吗?

因为爱自己,所以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成为有地位的有尊严的人,要向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
因为爱家庭,所以要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因为爱孩子,所以要让孩子将来能踩在自己的肩膀上,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因为爱老婆,所以要为老婆创造更舒适、更美好的生活;
因为爱父母,所以要好好地尽孝道,让父母在有生之年能因为自己的成功而倍感骄傲;
因为爱社会,所以要通过自己的成功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比如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王永庆等,他们不都在自己成功以后,积极地投身慈善事业,来回馈社会吗?我认为,有更多的能力去爱自己、爱家人、爱父母、爱祖国、爱社会,这就是人在这个世界不虚度一生的唯一出路。

2006年,当我出资为家乡修桥铺路,捐助希望小学时,我体验到了真正的成功的滋味。那种感觉不是用钱,用物质上的享受所能换取的。当你看到很多人因为你的善举而受益时,你会体验到一种发自肺腑的喜悦之情。那时,我就在心底暗暗发誓,我将来一定要奉献得更多,要回馈得更多。

爱是每个人生命中最伟大的力量。因为爱,我们可以“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去追求生命的辉煌;因为爱,我们可以忍受旅途的孤独与艰辛,去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峰。爱是我,我相信,也是我们每个人成功的源动力。

人生一定要美丽一次

在非洲的荒漠地带,生长着一种植物叫依米花。它像一株草一样默默无闻。但是,突然某一天,它就会在清晨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那是无比绚丽的、似乎要占尽世间所有色彩的花朵:花瓣呈莲叶状,每瓣一种颜色——红、白、黄、蓝,与天空的太阳争奇斗艳。

但是,遗憾的是,它的花期只有两天。两天后,美丽的花朵将随母株一起枯萎——开花,意味着依米花生命的终结。为什么会是这样?

原来,非洲的荒漠缺少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依米花依靠唯一的一条主根蜿蜒盘曲着钻入地底深处,用4-5年时间去寻找水源——那是一个需要幸运和顽强努力的苦差。在找到水源后,它一点一点积蓄蓓蕾所需要的养分。然后,终于,依米花开花了!可是,在它最美丽的时刻,它也耗尽了自己所有的能量,它因而凋零、枯萎。

世间万物都有美丽一次的权利,依米花甘愿用5年时间去等待并用整个生命去换取那刹那的美丽,这是何等的魄力与勇气?难道你不觉得人生也应如依米花般,一定要美丽一次吗?那些抱持着“一生一定要美丽一次”的心情去努力的人,才注定要成为生活的强者。

很小的时候,我就决定这一生不要平庸地度过,宁做光芒万丈的流星,刹那划过天际,也不做默默无闻的浮尘,成为天空永久的点缀。

小时候,我的家里很穷,十二三岁时我就要跟着大人们一起下田种地。尽管我的身子骨还没有长结实,但几百斤的稻谷却一样要担在肩上。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稻田里的蚊子,它们没命地、一堆一堆地往人身上叮。每次干完活回到家,我浑身上下被蚊子叮的包都会连成片,然后那种钻心的痒与痛会折磨得人彻夜难眠。

我受够了农村劳苦而又艰辛的生活,我受够了当农民的日子。所以,我在心底暗暗发誓:我这一辈子绝不要做农民!我这一生绝不要平庸地度过。那时候,只要一想到我很有可能会像我的乡亲们一样,一辈子呆在农村一直干活,干到老,干到死,我就会感到巨大的恐惧和痛苦。我常常会眼望蓝天发呆,做着白日梦,梦想天的尽头会突然出现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它会把我驮在它的背上,带我远走高飞。当时我们村交通还不够发达,县城到村里只有一班汽车。汽车会从我家的地头经过,每次我在地里干活,只要一听到汽车喇叭响,我就会浑身颤栗,我感到汽车的喇叭声就像号角一样,催促着我要走出去。

穷则思变——我认为,这是中国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最鼓舞人心、最激励斗志的一句口号!

《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里的“穷”,不是现代意义的“贫穷”,而是指“极点,尽头”的意思。就是说:事情到了尽头或发展到极点的时候就要发生变化,变化才能畅通,畅通才能持久。同样,人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改变了才能走出困境,才能发展。

富勒小时候生活在贫民区,家中有7个兄弟姐妹,他从5岁开始工作,9岁时会赶骡子。他有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她经常对富勒说:"我们不应该这么穷,不要说贫穷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那只是因为你爸爸从未有过改变贫穷的欲望,家中每一个人都胸无大志。"这些话深植于富勒的心,他一心想跻身于富人之列,开始努力追求财富。

12年后,富勒接手一家被拍卖的公司,并且还陆续收购了7家公司。当谈及成功的秘诀时,富勒还是用多年前母亲的话回答:“我小时很穷,但我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为爸爸从未有过改变贫穷的欲望,家中每一个人都胸无大志。”富勒在多次受邀演讲中都说到:“虽然我不能成为富人的后代,但我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
如果你生下来时贫穷,那不是你的过错,是因为你的父辈年轻时没有创富的野心和行动,但是如果你临终时仍然一无所有,就一定是你的过错。我们不能成为富人的后代,但我们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而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有成为富人祖先的强烈欲望和野心。

法国传媒大亨巴拉昂,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跃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不幸的是,1998年他因患上前列腺癌在法国博比尼医院去世。随后,法国《科西嘉人报》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

“我曾经是一位穷人,去世时却是一个富人。在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不想把我成为富人的秘诀带走。现在,秘诀就锁在法兰西中央银行我的一个私人保险箱内,保险箱的3把钥匙在我的律师和两位代理人手中。谁若能回答“穷人最缺什么?”而猜中我成为富人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奖金——留在保险箱内的100万法郎,也是我在天堂给予他的掌声。”

遗嘱刊出之后,该报收到大量的信件,很多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当然,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就是金钱;有的人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最缺少的是机会;有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还有的人说,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

在巴拉昂逝世周年纪念日,他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银行内的私人保险箱,公开了他致富的秘诀: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

在所有来信中,只有一位年仅9岁的小姑娘猜对了。在接受100万法郎的颁奖之日,她说:“每次,我姐姐把她11岁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于是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此事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种震动甚至超出法国,波及英美。一些好莱坞的新贵、几位年轻的富翁在就此话题谈论时,均毫不掩饰承认:野心是永恒的“治穷”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某些人之所以贫穷和失败,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也就是缺乏致富与成功的野心。

野心,辞海的释义是放纵不可制的样子,引申为对名利、权位的强烈愿望。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缺乏对名利、权位的强烈愿望,没有野心的支撑,少了奋斗的动力。这便是穷困的根源。

走进工作生活,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些没有野心的人:他们习惯于安逸、舒适,总有很多的担心、忧虑,日子一久,他们便渐渐丧失了进取的勇气和力量。即使行动了,稍遇挫折,或垂头丧气,或怨天尤人,或一蹶不振,给自己的生活抹上许多阴影。

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另外一些人无论在何时何地,他们总有热望、总有激情,总在积极、认真、努力地经营着每一天,纵使历尽磨难,也野心不改,最终为自己赢得了不薄的财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称这些有志之人为“野心家”。要做一个有野心之人,就要把自己磨成一把锋利的好剑,而不是把自己打磨成一个小小的锥子。真正的有野心的人只肯磨剑,哪怕是十年磨一剑也在所不惜,因为他们明白:一只锥子只会使人固守一隅,成不了器,而一把宝剑却会把人带向远方,成就一番事业。

人一生的路要走多远、多快、多高,只有你自己能决定。重要的是要早早做出这个决定。每个人最终都要面对死亡,死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与其在平庸中静候死亡,不如去追求人生的精彩与充实,追求过程的激动与兴奋。

知足常乐or愚昧无知

“知足常乐”是国人奉行的一种调整心态和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它帮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心态的平和,不去及及于眼前的功名利禄。但现在经常有很多人把这句话当作是对待事业和工作的一种态度,从而得过且过,不思上进。

我觉得,“知足常乐”首先是建立在“知”的基础之上,你首先知道世界上有种种的东西,有各种的人生境界,你是在“知”的基础上然后懂得“舍”,才“常乐”的。如果你在“全然无知”的情况下“常乐”, 因为不知道而不去渴望,不去追求,那就是“愚昧”的“井底之蛙”。

世界著名畅销书作者马克•汉森说过这样一个案例:假如你生活在一座高山上,山上没有报纸没有任何的宣传工具。从小到大,你的妈妈只拿馒头给你吃,你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在吃馒头,从来没有人告诉你有水煮鱼,有肯德基,有满汉全席。你会突然想吃一块肯德基吗?当然不会!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有肯德基。

当你不知道可以环游世界时你会去做这件事吗?当你不知道有奔驰、有法拉力时你会去想要买它们吗?

因此,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你知道”,拓宽“知”的领域是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我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就如同一场赛跑。只要活着就要不停地奔跑!奔跑!奔跑!加速!加速!加速!

在奔跑的过程中,你不能有一丝的倦怠,否则就只有被远远地甩在后面或是淘汰出局。当你落后了,并不是别人抛弃了你,而是你自我放弃的结果。跑得更快,更多的并不是与别人较量,而是与自己较劲!

对我来说,人生永远没有“知足常乐”这回事,每天都要有进步,每天都要过得更好,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比前一分前一秒更优秀!这是一种对自我的管理,更是对自我的挑战!你能够战胜自我,就能够战胜任何人。

小富即安、不思上进的人,是终究要被淘汰出局的。拿破仑•希尔说:“天下真不知有多少人一无所成,原因就是他太容易满足了。要求进步的第一步,就是绝对不可以停留在现有的地位。不满足于现状可以帮助你不断获得新的成功。”

李博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作为国宝级礼品,由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尊贵的外宾,他的玛瑙作品《无量寿佛》曾获百花奖的金杯奖。当年,他暗下苦功琢玉三年,出师时自己的得意作品只得了99分。充满自信的他很不服气,质问评委们为什么要扣掉1分,自己明明可以打100分的。当时,作为评委之一的老工人对他说:“扣掉你一分,你还有前进的余地。要是给你100分,你就走到头了,你还有发展吗?”

一句话说得李博生恍然大悟。从此,他不再满足于自己,也不限于前辈大师们的条条框框,而是执著地走自己更艰辛的探索创作之路。30岁的时候,他已经进入了顶级玉雕大师的行列。“永远给自己打99分”,是李博生的成功秘诀。

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筐,摘到的果实就会越来越多。一个空心的杯子,才可以继续往里倒水。无论你多么有才华,都不要“知足常乐”,满足于现状,因为安于现状是前进的绊脚石。不管你现在银行账户的数字是多少位,都不要沾沾自喜,自我满足会使你陶醉于过去的收获,从而错过现在的机遇。

安于现状是成功的大敌。“只要安稳地过一辈子就好,只要过得去就行了,不必赚太多的钱”。假如,你的脑子被这种念头占据,你就一辈子注定贫穷。

正如汽车大王福特所说,“一个人若自以为有很多的成就,而止步不前的话,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许多穷人开始时挣扎奋斗,但在他们牺牲了无数的血汗,使前途稍露曙光的时候便自鸣得意,开始怠情、松懈,于是失败立刻跟踪而至。

我想,无论个人、组织还是民族,都不要安于现状,因为现状根本就不曾停留。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才是人活一世的根本。

一路走来,我自己就是在不断地否定自我、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当初创立公司时的目标并不高,我曾经也想“知足常乐”过,但我很快发现,这个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行业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如果止步不前,那我就完蛋了。要想存活下去并保持势头,我必须一直如履薄冰、一直努力做得更好,我必须不断挑战自我,争取越来越大的成就。

我喜欢让自己的生活永远站在进步的最前沿,不是为了钱,仅仅是为了参与的乐趣,我一生都不会放弃努力。仔细观察你会注意到,成功的人永远都不会退休,永远都不会“知足常乐”,他们一直在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超越自我。

不冒险是最大的冒险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企业界的顶尖精英聚会,席间聊到为什么职业经理人很少成大老板?大家各抒己见,其中一个朋友答道:职业经理人都是高智商,高情商,但老板往往是胆商第一。

朋友的话一出口,大家拍案叫绝!这话说得一点不错,职业经理人因为高情商、高智商,做事往往想的特别通透,难免畏首畏尾。而这种行事风格,只会使好机会擦身而过。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说:“如果有50%的把握就上马,有暴利可图;如果有80%的把握才上马,最多只有平均利润;如果有100%的把握才上马,一上马就亏损。”

在现代社会,不敢冒险就是最大的冒险。没有超人的胆识,就没有超凡的成就。胆商是使人从优秀到卓越的最关键的一步。

回头看看当初读书的同学,你会发现,往往成绩最好的,进社会混的很差;成绩很差,胆大的,却混的风生水起。知识分子当年抱怨脑体倒挂,说不三不四的人发了财。现在看来也是很公平的。你不敢冒风险,你就没有机会。古语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成功的路上风风雨雨,坎坷与荆棘密布,唯有勇者胜。
很多成功者为什么能白手打天下,就是因为有敢为天下先的超人胆识。

比尔.盖茨靠什么法宝建立了他的微软帝国?他为何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经济中独占鳌头而历久不衰?

在比尔.盖茨看来,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冒险。在任何事业中,把所有的冒险都消除掉的话,自然也就把所有成功的机会都消除掉了。他自己的一生当中,最持续一贯的特性就是强烈的冒险天性。他甚至认为,如果一个机会没有伴随着风险,这种机会通常就不值得花心力去尝试。他坚定不移的认为,有冒险才有机会,正是有风险才使得事业更加充满跌宕起伏的趣味。

他是一个具有极高天分、争强好胜、喜欢冒险、自信心很强的人,他在本行业的控制力是惊人的,以致有评论说:微软公司正在屠杀对手,看来似乎几近垄断软件工作。

事实上,对冒险精神的培养,比尔.盖茨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他在哈佛的第一个学年故意制定了一个策略:多数的课程都逃课,然后在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再拼命地学习。他想通过这种冒险,检验自己怎么花尽可能少的时间,而又能够得到最高的分数。他做得很成功,通过这个冒险他发现了一个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素质: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和成本得到最快最高的回报。

他总是在培养自己好斗的性格,因而被人骂做“红眼”(人在紧张时肾上腺素冲进眼睛,导致眼睛通红)。久而久之,他成为令所有对手都胆怯的人物,因为他绝对不服输,绝对不会退缩,绝对不会忍让,更不会妥协,直到他自己取得了胜利。这种个性成为他创业时期的最明显的特征,他令一个个对手都败在了自己的手下。

但是他同时又是一个最不满足的人。到了20世纪90年代,他已经成了世界首富,但是不满足的心理依然驱动着他继续自己的冒险事业。他在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我最害怕的是满足,所以每一天我走进这间办公室时都自问:我们是否仍然在辛勤工作?有人将要超过我们吗?我们的产品真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吗?我们能不能再加点油,让我们的产品变得更好呢?”

比尔.盖茨最喜欢速度快的汽车和游艇,他私人拥有两部保时捷汽车和两艘快速游艇,毫无疑问这是他不断锤炼自己的冒险性格的工具,他因而经常接到超速的罚单。

一个人驾驶汽车到沙漠旅行,一个人驾驶飞机飞越崇山峻岭,一个人驾驶游艇遨游大海,这都是比尔.盖茨常做的。
风险可能会导致你失败,但也会使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冒风险看似安全,但它只会使你的一生在平庸中度过。

两颗相同的种子一起被抛到了地里。

一颗这样想:我得把根扎进泥土,努力地往上长,要走过春夏秋冬,要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
于是,它努力地向上生长。在又一个金黄色的秋天,它变成了很多颗成熟的种子。

另一颗却这样想:我若是向上长,可能碰到坚硬的岩石;我若是向下扎根,可能会伤着自己脆弱的神经;我若长出幼芽,可能会被蜗牛吃掉;若开花结果,可能被小孩连根拔起;还是躺在这里舒服、安全。

于是,它瑟缩在土里。一天,一只觅食的公鸡过来,三啄两啄,便将它啄到肚子里。

在慨叹两颗种子迥然不同的命运时,我们惊讶地发现这样简单的道理:越是想安于现状,越不能安于现状,因为各种偶然的因素使你的周围充满风险。相反,坚定地树起奋发向上的信念,敢于冒险,敢于承受岁月的风风雨雨,就一定会拥抱令人羡慕的成功。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成功永远属于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许多天才默默无闻地走进了坟墓。而导致他们一生碌碌无为的最关键因素就是他们不敢冒险。他们没有勇气接受人生的挑战。罗斯福说:“在人的一生中,没有什么可值得害怕的,唯一值得害怕的,只是害怕本身。”

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要去实现人生的梦想,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他对族长说:我的一生不能平庸,我不愿与草木同朽,我要与日月同辉,我要建立丰功伟绩,我该如何去做?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10年后,这个年轻人已建立起了一个超级商业王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归程慢慢,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封密信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他这才想起来,1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有何怕?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早已经被宣判了死刑,只是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来结束我们的生命而已。每个人最终都是要死的,反正大不了也就一死。死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最难。既然我们最终都会去面对这人生中的最难,那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所不能面对的呢?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困难、失败又算得了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曾经放手去拼搏过,去尝试过,去奋斗过!

据社会学专家预测,未来的社会将变成一个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高风险社会,如果人类自由行动的能力总在不断增强的话,那么不确定性也会不断增大。各种变化已经在我们身边悄然出现,勇敢地投身于其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竞争意识的萌发,使敢于冒险的人们有了危机感,主动应对各种风险。缺乏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们,如果还没有被惊醒,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被前一种人远远甩在后面。

摆脱穷人思维

今天,如何判断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有,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恐怕世界上难以找出一个让所有人服气的衡量标准。说自己是穷人的未必就穷,说自己是富人的人未必就不穷,大多数人认为是穷人的人并不一定穷得丁当响,所有人都认为是富人的不一定就是家财万贯。正如今天的金钱不代表明天的富有一样,一时的贫穷并不意味着一生与财富无缘。在我看来,真正的贫穷不在物质上,而在思想上。穷人的思维模式不改变,即使今天你给他富可敌国的财富,明天他依然会一贫如洗。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穷人,很穷,一个富人见他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那个“穷”字了。

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
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
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
穷人想: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鸡蛋立刻可以赚钱,日子立刻可以好转。
穷人的计划又如愿以偿了,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又艰难了,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他想:致富是无望了,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很快春天来了,发善心的富人兴致勃勃送种子来,竟然发现穷人正就着咸菜喝酒,牛早就没有了,房子里依然一贫如洗。
富人转身走了。穷人仍然一直穷着。

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要坚持到底却很难。思维形成性格,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一个人不成功,绝对不是父母,不是社会,不是时代造成的,而是自己造成的。因为没有养成成功的习惯,因为没有成功的信心,因为没有成功的思想。

贫穷是一种思维,贫穷也是一种心态,不仅是金钱的缺乏,还有意识、毅力和行动上的贫乏。安于贫穷的生活造成了穷人的自傲、虚荣、懒惰和僵化。
每一个穷人都必须为贫穷付出代价。若想摆脱贫穷,就不能用无知掩盖自己的无能,也不能用贫穷掩盖自己的懒惰和满足,换句话说,贫穷只是一种现实,不是任何借口。

贫穷像一把锁,告别贫穷需要开启这把锁的钥匙。在寻找钥匙之前,我们有必要仔细看看这把锁。穷人应该明白自己是穷人,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弱点和短处,知耻而后勇,千万不要沉溺于一种假想的幸福快乐中,在自我安慰、自我满足中虚度自己的生命和时间。

在财富的天平上,一边是穷人的典型——乞丐,一边是财富的代表——富人。乞丐总是等待着富人的施舍,并且整日都在为了生计而奔忙;富人总是走到乞丐面前丢下自己的钞票,然后继续享受自己的财富。然而,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的乞丐有了钱很快就变成了富人,有的乞丐有了钱还是“兢兢业业”地做乞丐。这是为什么呢?还是先来看看两个不同的小故事,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

乞丐与富人的对话之一:

街头,常常有个乞丐跪着向路人叩头。他的可怜换来人们的施舍,不过也不是天天都有收获。

冬季最冷的一天,寒风吹跑了大街上的行人。足足等了半天,乞丐一分钱也没能要上。他跪在地上,眼巴巴地看着前面,期待好心人出现。
正在这时,一个大概四五十岁、风度翩翩的先生走了过来。凭着职业敏感,乞丐猜测这一定是个有钱人,于是他叩头的速度更快,叫声也更加凄楚:“给点钱吧,给点钱吧!好心的先生!”

富人被乞丐的乞求声所吸引,他停下了脚步。

“站起来吧,对跪着要钱的人,我向来是分文不给的。”
像是施了魔法一般,乞丐立刻站了起来,他伸出手去,但富人丝毫没有给钱的意思。
“知道我为什么不给你钱吗?”
“不知道!”乞丐摇了摇头。
“三个理由——第一,我不欠你的钱,所有我没有义务给你钱;第二,你年轻力壮,完全可以自食其力,不应该向我空手张嘴要钱;第三,就算你需要钱,也应该不卑不亢。现在的你,为了几块钱跪在地上叩头,太自轻自贱了。你自己不把自己当人看,怎么指望别人把你当人呢?”
“不给就不给,说那么多干什么呀?”富人不给钱,还把自己教训了一顿,乞丐有些不耐烦了。
“我不给你钱,也不会白白给任何人钱。但是……”富人还是没有走的意思。
“我可以把钱借给你,你可以用这笔钱做些小生意,等以后有钱了你记着还我。”富人把钱和名片一起递给乞丐。
“我相信,你一定能依靠自己挣上你应该挣到的钱。”

乞丐目不转睛地呆了半天,终于,两行热泪从他脸上流了下来。自从在街头行乞以来,除了辱骂与嘲笑,还一直没有人对他说过话,更不要说这样对他说。

第一次与富人交谈,一个“借”字使他恢复了自尊,使他从别人的怜悯中走了出来。乞丐用富人借给他的一笔钱做起了生意。几年以后,他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为了感激当年的富人并履行他们之间的“约定”,他按富人留下的名片去寻找,却被告知富人已经在半年前去世了。

富人借给乞丐的钱,使他“买”回了自尊、自强和自信,并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你一旦放弃求助于他人的念头,变得自立自强时,你已经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你能不借外力,自立自强,你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力量,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乞丐与富人的对话之二:

一个乞丐在城市的繁华地带乞讨了一年之后,终于发现了一个理想的乞讨场所。这处场所远离市中心,在城外山下的一条马路边。沿马路的走向往上看,是依山而建的一座座小别墅。

每天都有西装革履的富人从这儿走过,乞丐翻来覆去说着乞讨的话,当然大多数富人都对他置之不理,偶尔会有人在他面前停一下,丢给他一张票子。乞丐不由心花怒放,要知道他在别的地方讨上三天也不抵这张票子。

不久,有一个矮矮胖胖的富人搬到这里。第一次遇到他时,乞丐觉得这个富人很面善,乞讨起来就格外用心用情。他声泪俱下地哀求:“您行行好吧,俺爹娘瘫痪在床,俺老婆受不了苦跟别人跑了,俺闺女又得了白血病,眼看就要咽气了……”富人停了下来,摆摆手止住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百元大钞扔在他面前。乞丐赶紧作揖跪拜,连连说:“好人,恩人,我一辈子都会记住你的!”

两天后,这个富人再次从乞丐身边经过。乞丐远远看见,不断作揖磕头:“您行行好吧,俺闺女送去了医院,可俺交不起住院费……”富人这回连眼皮都没眨,随手扔给他一张一百,头也不回地走了。

不久,富人买了辆轿车。每逢富人坐车经过,乞丐都冲着那辆车行大礼。如果富人步行,他便张口乞讨。幸运的是,他差不多每次都会有收获,几乎没有落空的时候。他心里暗喜:老天真是有眼,让我碰到了天底下最好的人!

一天黄昏,富人又出现了。乞丐早早地酝酿好感情,还没等富人走过来,他就噙着泪哭诉:“托您的福,俺闺女已送进了医院,但住院费又花光了……”富人大概是刚赚了一笔,脸上挂着笑容。心情极好的富人这回没有马上走开,甩了一张百元钞后,蹲下来对乞丐说:

“每次见了我,你都编那假话,有那个必要吗?”
见老底被揭穿,乞丐很不自在地笑笑,血涌上了脸,像猪肝一样。富人又说:

“十年前,我也像你现在这个样子。”
“可是现在你大发了……”乞丐啧啧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已给你两千块钱了。十年前,我就是靠这两千块钱倒腾水产品起家的。如今全市的市场都差不多被我垄断了。记住,以后不要再朝我要钱了。”说完,富人走了。

望着富人远去的背影,想着他所说的话,一个计划在乞丐的脑子里诞生了。

一个月后,乞丐又来到这里。他的样子更加狼狈,恨不得马上就见到那个富人。富人终于露面,心急的乞丐不顾礼节,大声说:“听了你的话,我也按你的办法去卖水产品。但没卖出去,什么都没了……”

富人平静地说:“是嘛,可我又没让你也去卖水产呀!”

“可是,你靠这个发了,而我却更穷了。”乞丐哭得越来越伤心,富人却丝毫不为之所动,他只说了一句话:“这就是富人与乞丐的区别。”

自此以后,富人真的再也没给过乞丐一分钱。乞丐坐在这条路上,一连数天都没有收获,实在呆不下去了,只好重新回到繁华市区。他对自己的同伴说:“咱赚不了大钱,就安心在这儿一点点地讨吧……”

富人给了乞丐做生意的起步资金,并激发了他的创业热情。可惜的是,财富之道不是能够“克隆”的,乞丐又回到了原点。

两个乞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遇到一位跟自己说话、看得起自己的富人,并且都得到了富人的资助去经商,可是,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首先,第一个乞丐因为遇到那位富人找到了自己失去的东西,重新树立起了致富的自信;第二个乞丐直到经商失败都没有明白自己缺少的是什么,依然认为自己没有赚钱的“命”。

其次,第一个乞丐经商靠得就是自己的头脑,第二个乞丐借助的是那位富人过去的智慧,照葫芦画瓢简单地模仿,甚至都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

最后,第一个乞丐得到的是“借款”,他有偿还的压力和动力,直至走向成功;第二个乞丐是不须偿还的“赠予”,当然没有什么压力,纵然失败了还是做自己的乞丐。

要使我们的力量和才能获得发展,不能依靠他人,而主要靠自己。有很多东西是别人无法给你的,需要你自己去寻找。一个能够抛弃依赖,放弃外援,自己努力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财富。自立是力量的开发者,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你可以借助外力树立起富人特有的自信,但是你的自信千万不要被外力所左右。

我们往往只看到现在穷人和富人的天差地别,却忽略了他们的历史和过去。今天的富人,可能就是昨天的穷光蛋;今天的穷人,可能就是昨天的富人。穷人和富人,他们曾经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然而结果为什么迥然不同呢?再来看看这样的故事。

三个小伙子结伴外出,寻求发财机会。在一个偏僻的山镇,他们发现了一种又红又大、味道香甜的苹果。这种优质苹果在当地的售价非常便宜。

第一个小伙子望着这些苹果,双目发亮。他立刻倾其所有,购买了十吨最好的苹果,运回家乡,以比原价高两倍的价格出售。就这样他往返数次,成了家乡第一名万元户。

第二个小伙子望着这些苹果,沉思片刻。他用了一半的钱,购买了一百棵最好的苹果苗,运回家乡,承包了一片山坡,把果苗栽上。整整三年的时间,他精心看护果树,浇水灌溉。

第三个小伙子望着这些苹果,一连几天围着果园东走走、西看看。最后,他找到果园的主人,用手指着果树下面,说:“我想购买这些泥土。”

园主一愣,接着摇摇头说:“不,泥土不能卖,卖了怎么长果?”

他弯腰在地上捧起满满一把泥土,恳求说:“我只要这一把,请你卖给我吧!要多少钱都行!”

主人看看他,笑了:“好吧,你给一块钱拿走吧。”

他带着这把泥土返回家乡,请专家化验,分析出泥土的各种成分、湿度等。然后,他承包了一片荒山坡,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开垦、培育出与那把泥土一样的土壤。最后,他在上面栽种上苹果树苗。

十年过去了,三个人的命运迥然不同。

第一位购买苹果的小伙子依然去购买苹果,运回来销售,但是每年赚的钱越来越少了,有时甚至不赚或者赔钱。
第二位购买树苗的小伙子早已拥有自己的果园,但是因为土壤的不同,长出来的苹果有些逊色,但是仍然可以赚到相当的利润。
第三位购买泥土的小伙子,也是最后拥有并收获苹果的人,他种植的苹果色香味甜,引来无数购买者,总能卖到最好的价格。

在这个故事中,三个人一个比一个聪明,他们留给我们很多启示。一样的机会,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结果。最先赚到钱的人不一定赚得最多,谁考虑得长远,放长线钓大鱼,谁收获得最多。

在IT业界曾广泛流传着一个“新乞丐奇遇记”:

有三个乞丐在纽约地铁站乞讨。第一个乞丐在地上写了个“beg”,一整天只要到几元钱。第二个乞丐在地上写了个“beg.com”,结果一天下来要到了好几十万,还有人欲出重金购买他的网站。第三个乞丐面前的地上写着“e-beg”,结果IBM、HP等二十多家大公司抢着跟他结成战略联盟,并为他提供免费顾问团。

笑话虽然有些夸张离奇,但我们已经真实地置身于一个网络经济的时代。今天的智慧可以撬动短暂的明天,但绝难撬动长远的未来。要想拥有越来越广阔的赚钱空间,必须将目光放远,选择尽可能远的“支点”。

我们的生存方式、价值实现都因时代的变迁而深刻地变化着,已是不争的事实。十年前,当一个人谈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时,还指的是一生的努力和奋斗方向。一个作家凭几部作品,一个运动员因一枚金牌而终其一生,在人们眼里,依然是一种成功的人生。因为这样的成功已足以使人付出许多难以想像的生命成本。

如今,一个走出校门没多久的年轻人,就可以成为业界精英或某家上市公司的主席。时代的速度使我们明白,过去需要穷尽我们一生才能实现的人生目标,现在我们也许只需要五年、十年就可以完成。“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曾经让我们多少的生命冲动被牢牢束缚至消失,而现在,我们相信,我们的一生完全可以精彩地做好两件事,甚至三四件事。生理的年龄已不再能标识我们生命的年轻和长度,据说21世纪人类的寿命将达到150岁,我们毫不怀疑这样的生命奇迹。

其实,财富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自己身上。但如果你不懂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懂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它,挖掘它,那么你有可能一辈子都是个穷人。

金子就埋藏在你的脚下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让我感触颇深:

在南非的凯姆伯雷,一位贫穷的农民在一块到处都是石头的土地上劳作。他的儿子时常从土里捡起一块块布满泥土的硬物,把它当成卵石来砸那些脱了群的羊。这位农民在那块地上劳作几年后,觉得没什么收获,便放弃了他想在那夫土地上发家的念头,举家迁移到了另外一处比较肥沃的土地上。今天,那位农民曾经劳作的那片并不肥沃的土地,成了举世闻名的凯姆伯雷金矿,那块土地自然也是地球上最富裕的地方之一。农民的儿子整天随手扔出的硬物,实际上都是价值不菲的金块。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就像那位贫穷的农民。我们努力过、奋斗过,然而我们时常因为没有认识到自身的能量,没有认识到我们四周的宝物,而半途而废。我们一直生活在贫寒之中,直到有一天,有人来到我们身边说,我们的脚下埋藏着一座金矿。

与之类似的还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位名叫阿里•哈法德的波斯人。住在距离印度河不远的地方,他拥有大片的兰花花园,稻谷良田和繁盛的园林。是一位富有的人。有一天,一位佛教僧侣前来拜访这位老农夫。坐在阿里•哈法德的火炉边,他向农夫讲述钻石是如何形成的。最后,这位僧侣说:“如果一个人拥有满满一手钻石,他就可以买下整个国家的土地。要是他拥有一座钻石矿场,他就可以利用这笔巨额财富,把孩子送至王位。”

阿里•哈法德兴奋不已,询问那位僧侣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钻石。

“只要你能在高山之间找到一条河流,而这条河流是流淌在白沙之上的,那么,你就可以在白沙中找到钻石。”僧侣说。

于是,阿里•哈法德卖掉了农场,将利息收回,然后就出发去寻找钻石了。

在人们看来,他最初寻找的方向是十分正确的,他先是前往月亮山区寻找,然后来到巴勒斯坦地区,接着又流浪到了欧洲,最后,他身上的钱全部花光了,衣服又脏又破。在旅途中的最后一站。这位历经沧桑,痛苦万分的可怜人站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海湾的岸边,怀揣着被那位僧侣所激起的得到庞大财富的诱惑:将自己投入了迎面而来的巨浪中。

几十年后的一天,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牵着他的骆驼到花园里饮水时,他突然发现在那浅浅的溪底白沙中闪烁着一道奇异的光芒;一他伸手下去,摸起了一块黑石头,石头上有一处闪亮的地方,发出彩虹般的美丽色彩。他把这块怪异的石头拿进屋里,放在壁炉的架子上,继续去忙他的工作,把这件事给完全忘了。

几天后,那位曾经告诉阿里•哈法德钻石是如何形成的僧侣,前来拜访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当看到架子上的石头所发出的光芒时,他立即奔上前去,惊奇地叫道:“这是一颗钻石!这是一颗钻石!阿里•哈法德已经回来了吗?”
“还没有,那块石头是在我家的后花园发现的。”

他们一起奔向花园,用手捧起河底的白沙,发现了许多比第一颗更漂亮更有价值的钻石。
这就是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被发现的经过。戈尔康达钻石矿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钻石矿,其价值远远超过南非的金百利。英国国王皇冠上的库伊努尔大钻石以及俄国国王王冠上的那颗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都取自那处钻石矿。
这是美国演说家鲁塞•康维尔的著名演讲《钻石就在你家后院》的开篇故事,在抛弃其纯粹的偶然性和传奇色彩后,我们仍然会被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所惊醒和震撼。

你正在忽略着什么样的财富?你正在忽略着什么样的机会?一位著名作家写道:“机会,就像空气中的氧气一样。它是如此富足,以至于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呼吸到它。”

“如果一个年轻人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发现任何机会,而他认为自己可以在其他地方做的更好,那么他会感到非常的灰心失望。”这是著名成功学家奥格森•马登给年轻人的忠告。

马克•吐温作为美国著名的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可谓名扬四海,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你也许不知道,马克•吐温在试图成为一名商人时却栽尽跟头,吃尽苦头。马克•吐温投资开发打字机最后赔掉5万美元,一无所获;他看见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心里很不服气,也想发这笔财,于是他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经商与写作毕竟风马牛不相及,他很快陷入困境。这次短暂的商业经历以出版公司破产倒闭告终,作家本人也陷入债务危机。经过两次打击,他终于认识到自己毫无商业才能,遂绝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这回,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重新找回了感觉。

马克•吐温最终的成功无疑在于正确地发挥了他的潜力。有人问世界上最富有的地方是哪里?有人说是银行和金库,有人说是钻石矿。我说,其实都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地方是墓地,那里装满人们所有未实现的梦想、未尽的感情。如果把这些开发出来,将比任何地方都富有!人一生的作为,跟其潜力相比,相差实在太远。
“墓地”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我们拥有的财富是如此多,我们不是没有梦想,不是没有期望,也不是我们有缺陷无法实现,而是我们没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没有按照自己的目标安排、策划完美的人生。极少数人之所以能成功,不过是因为他们明白这些道理,并且付诸了行动。

其实,每个人出生时,被赋予的潜能并没有天大差别。人后来的成就却有天大的不同,全在于每个人一生对自身的潜力开了多少。

看看自己脚下的土地吧! 假如天堂可以在遥远的另一个地方,为什么它不可以在此时此地呢?天堂就在当下,金子就在你的脚下。只要你能认识并充分地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资源——包括你的环境、你身边的人脉以及你自己本身,你就可以创造不可思议的奇迹。

 

 

责编:孙群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宋新宇

一个好的培训能在下面六个维度上为企业带来极大的价值,也应该是企业衡量培训效果真正的关注点: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