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互联网+”首先是“+制造业”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传统制造业已走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关口。截至今年3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连续6个月利润负增长。创新驱动 如何才能改造提升这一块总资产高达90万亿元的工业经济,事关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前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 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既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又加速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双轮驱动。 “互联网+”首先是“+制造业” 媒体:在世界产业链的分工中,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然处在中低端。所以目前我们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同时,也要花力气化解、淘汰相对落后的产能。中央正在部署与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将会如何改造与升级中国的传统制造业? 李毅中: “互联网+”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化。互联网覆盖面广、渗透力强,与任何行业都可以相加。我国要在2020年基本实 现工业化,2025年要进入制造业强国,可以说,在工业化的历史阶段,“互联网+”首先是“+制造业”。 “互联网+制造业”就是《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计划,其重点是实现智能制造,不仅要抓行业、抓试点,也要抓环节。 抓行业好理解,中国制造2025 是全局性战略,规划列举了10个重点行业,这10个行业里还不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建材、轻工、纺织,其实这 些行业也要实行“互联网+”。抓试点也好理解,每个行业成千上万家企业,肯定需要从中选一些重点企业试点入手,试点内容各有侧重,取得经验推广。那么,抓环节该如何理解呢?主要是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抓研发设计环节,现在企业研发设计采用数字化工具的比例大约为52%,《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 出,到2020年提高到70%,2025年提高到84%。越来越多的研发设计开始大量运用仿真模拟、三维描述、高速计算、大数据库等数字信息工具,从而提高效率、缩短周期、提高水平,最终将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 二抓产品质量,尤其是基础零部件、关键元器件、新材料。在这方面,要提高质量与自给率。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自给 率将由现在的 20%提高到2020年的40%,2025年再提高到70%。 三抓制造装备数控化,实现精准制造,极致制造、敏捷制造。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现在为 27%,《中国制造2025》规划要求,2020年要达到50%,2025年要达到64%。 四抓流程式制造线的智能控制。据统计,目前制造流水线自动 化比例为54%。这个比例还不高,自动化还要升级为智能化,而且生产更安全可靠、效率提高,实现柔性化。 五抓制造业服务系统数字化、网络化,进而改变生产形态与商业模式。制造业服务系统包括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远程监控在线维护等方面。目前,我国 物流成本是国际两倍,发展智能物流、跨境电商,可大大节省中间环节费用;推行远程监控、在线维修,有助于在生产过程中对隐患可以早发现、早维修、早排除。 此外,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供应链、销售网的社会化、网络化,都在改变制造业的服务系统。 依靠创新驱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要同时发力 媒体:目前也有一些看法认为,股市中创业板的火爆,说明“创新”正存在泡沫化倾向,而传统制造业,不少仍处在去产能与转型升级的阵痛之中。如何在创新驱动的助推之下引导资本投向实体经济,改造实体经济? 李毅中: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原因之一是处于“旧力渐弱,新力将生”这样一个交 替期——旧力方面,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在市场紧缩的时候效益下降,推动力不足;新力方面,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在加速发展,但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它总体上占的比例还较少。 据统计,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是8.3%,全部企业为7.4%,其中高科技产业增幅是12.3%;今年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是6.4%,其中高科技产业是11.4%,高科技企业增加值增幅高5个百分点。这说明新力增速在加快。 但问题是, 在全部工业里面,“新力”占比有多少呢?按照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占GDP的8%。而在制造业中,目前高科技产业大概只 占15%,所以它的加速发展,仍不足以弥补传统产业的欠缺。现在全国工业资产约90万亿,虽然其中有过剩的,有该淘汰的,但它仍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习近平总书记说“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也就是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这两个任务必须同时发力,不可偏废。结构调整的抓手则是 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但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首先是力度不够。中国历年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例是40%,而且里面还有水分,如 果把异地改造等扩能项目扣除,只占27%。而先行国家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化前后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之比为50%-60%,美国达到69%。所以我国的技术改造投资力度要加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 中说,“要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希望相关方面进一步落实。财政贴息撬动地方、企业、社会投资,及银行贷款共计8万亿, 希望增加财政贴息。加速折旧方面,企业要遵守会计法,财政还需要出台相关文件。 此外,加大技术改造投资,提升技术改造水平,还需要解决机制的问题。政府应抓规划、抓重点,颁发目录、发布信息,给予政策指导与鼓励。企业要与 国际同行对标,消除瓶颈、补齐短板。创新产品,全面提升技术经济指标;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提升资本质量与企业盈利能力,降低 资产负债率。企业技术改造成效的集成,进而使工业经济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 目前社会资金充足,股市高涨,资金如何才能进入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一个直面的严竣问题。说到底还是要千方百计提升工业企业销售利润 率,吸引社会资本的流入,当然这主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尤其是创新驱动注入活力,也需要财税、金融深化改革,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 责编:樊晓婷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