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过度分享?FB和谷歌社交登陆服务面临抵制Facebook和谷歌在争夺成为连接用户与各个网站和移动应用的入口,不过用户和企业们似乎已经对它们提供的“社交登陆”服务失去兴趣。 5月21日消息,华尔街日报今天发布文章称,Facebook和谷歌在争夺成为连接用户与各个网站和移动应用的入口,不过用户和企业们似乎已经对它们提供的“社交登陆”服务失去兴趣。 消费者们担心自己的偏好和行为习惯会曝光给企业和社交圈。企业在为用户带来更多便利和让Facebook和谷歌看到最终的数据之间陷入左右两难的境地。 “数年前,大家还乐于采用那些登陆方式,但热度已经见顶。”Forrester Research研究社交登陆的分析师Sucharita Mulpuru-Kodali指出,“人们担心‘我的天啊,我要点击某样东西,谁知道之后什么会出现在我的Facebook墙上的’。” Facebook于2008年开发了Facebook Connect,后来将其更名为Facebook Login。应用厂商们认为它有助于吸引用户,因为那种登陆方式为他们免去了账户注册的麻烦。与此同时,Facebook变得更加了解用户在其服务以外地方的行为习惯。谷歌在2013年效仿该社交网络的举措,推出了Google+ Sign-In。 那些社交登陆按钮可让人们直接使用他们的社交账号登陆其它的网站和应用,无需另外注册。 然而,Forrester对66家中小型企业的调查发现,只有17%受访者使用社交登陆按钮,超过一半并无计划这么做。Forrester此前也做过类似的调查,但Sucharita Mulpuru-Kodali指出,社交登陆产品对于零售商和用户而言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 难创建数字身份 社交登陆产品人气回落凸显了创建数字身份的挑战,硅谷公司多番的相关努力均无功而返。例如,早在1999年,微软提供包含用户名、密码和钱包的Passport,让用户直接注册及网购。由于消费者反映冷淡,且招致隐私诉讼,微软最终在2006年停止提供统一的登陆服务。 包括雅虎、亚马逊和Twitter在内的其它硅谷公司也有各自的社交登陆产品,但追随者寥寥。雅虎最近还禁止使用其它公司的账号登陆其互联网产品。 随着屏幕变小,人们的服务账号不断增加,企业也需要设法触及智能手机端的人,基于用户习惯个性化推荐产品,建立数字身份变得越来越迫切。 如今,人们使用Facebook Login或者Google+登陆某个网站或者应用时,会被询问愿意分享哪些数据,如通讯录、“赞”等等。Google+用户还可以加入谷歌钱包信息和YouTube偏好。 旗下核心产品以应用为中心的企业(如酒店预订网站HotelTonight)认为,一键登陆在智能手机的小屏幕上是巨大利好。“人们很高兴拥有绕过冗长流程的选项。关键在于,使得交易尽可能的无缝。”HotelTonight的CEO萨姆·尚克(Sam Shank)如是评价Google+ Sign-In。该公司也采用Facebook Login。 责编:李玉琴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