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开源机制对技术发展的五种影响途径开源运动的立足根基在于“观念市场”以及协作的可扩展能力之上,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吞噬专有领域。为了理解整个技术业界的宏观走向,我想我们首先需要对以下五大开源趋势加以关注 在过去十年当中,我们经历了开源与专有技术之间发生的一场史诗般的较量。但自2014年开始,这种激烈的冲突态势将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开源与专有之间的界限正在以不可逆转的方式逐渐模糊,这是因为专有技术企业开始一步步将资源投入到开源开发当中、而开源企业也在慢慢改变自身的盈利模式。最重要的是,开源社区所打造的技术成果已经成为企业用户在数据量爆炸式增长的二十一世纪获得优势竞争力的必要因素。 开源运动的立足根基在于“观念市场”以及协作的可扩展能力之上,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吞噬专有领域。为了理解整个技术业界的宏观走向,我想我们首先需要对以下五大开源趋势加以关注: 1. 数据存储集群化 在2014年,开源技术将允许数据中心以集群化方式将存储系统整合在一起,从而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前进步伐。软件方案允许我们复制整套存储系统,让在几分钟内使全新数据库成功上线这种传统角度上的奢望成为现实。从本质上讲,开源能够真正解决大量数据快速生成所带来的处理难题。 要获得这种处理能力,快速建立存储空间是极其重要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的数字化宇宙正在急剧膨胀。2011年,国际数据集团(简称IDC)通过调查发现全球数字化数据总量大概每两年就增加一倍,而到2020年我们的数字化宇宙将包含总计40万亿GB的信息。根据IDC发布的报告,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意味着负责托管任务的企业数据中心规模需要扩大到目前的五十倍。开源集群化方案将使整个拓展过程变得更具效率并减轻其成本负担。 2. 专有软件企业转向开源 专有软件供应商已经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并被迫转而向开源技术敞开怀抱。尽管甲骨文仍然背负着开源天敌的头衔,但这家公司仍然掌握着至少十四个活跃开源项目,而且也已经成为OpenStack基金会的企业赞助商;另外,甲骨文更有计划将OpenStack功能整合到其产品及云服务当中。2013年九月,IBM宣布将斥资10亿美元投向Linux及开源创新活动,旨在帮助公司客户在IBM的Power Systems服务器上运行大数据与云计算解决方案。就在今年一月,微软也通过Facebook建立的开放计算项目公开了其Azure云服务器设计方案。以上只能算是典型代表,目前各大技术巨头已经纷纷投身于这场轰轰烈烈的开源大潮。 开源浪潮还将在今年之内进一步涌入公共事业部门。美国政府已经建立起OpenSource.gov网站,这个后端站点专门用于帮助各个部门向开源技术实施迁移。五角大楼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简称DARPA)则独力出资支持超过七十个与数据基础设施、虚拟化以及分析方案相关的开源项目,并为其贡献研发成果。美国宇航局甚至对其NoSQL数据库--也就是Apache Accumulo--进行了开源转型。在开源数字化投票基金会等机构的帮助下,美国大选活动可能将很快开始在开源平台上采用数字化投票机制--这决非全球首例,事实上爱沙尼亚与挪威已经先后实现了这种新方式。政府方面大规模采用开源方案将给专有软件企业带来更多竞争压力,并迫使他们迈出自己的开源脚步。 责编:王雅京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