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订阅畅享网微信

多日不见甚是想念 再看那些天我们关注的大会

来源:国脉电子政务网  
2014/12/2 15:29:42
本期的云云众声将讨论四大话题:1.富士通论坛、AWS re:Invent 2014;2.关键任务转向SAAS;3.Gartner魔力象限;4.存储市场。

本文关键字: AWS 富士通 SAAS

【44:00】

杨昀煦:也希望各个厂商能看到从Gartner这得到成绩单,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刚才我们说Gartner的存储象限,存储界这周也有非常多的新闻,有一个叫永存永续,是Pure Storage它打造了一个新的技术叫永存永续,肯定不是真的永存永续吧?

赵效民:这个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技术,而是它的新的服务条款,它永久都会为它的产品提供服务,而且每三年它会免费帮助用户更新闪存,存储中的控制器。因为我们知道这些控制器它会随着业界最新的CPU来去更新的,三年其实也算是一个比较需要这种更换的一代了,比如说以英特尔的CPU更新为例,它一年一更新,作为控制器它可能不需要那么频繁的更新,但是三年这个代差在性能上的体现已经足以需要去更新了,这个时候三年之后为客户进行免费的更新,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决定。

所以说,这个其实我觉得Pure Storage首先就把闪存存储的竞争,我认为它其实是把竞争变成了成熟化了,所谓的成熟化在于说它已经开始全方位的竞争了,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已经不是说最重要了,但是在现在大家已经是个存储厂商都爱做这种闪存,而且闪存技术本身不能说足够成熟,但是已经非常有可用性了,这种可用性并不代表它的可用的百分比,而是说它这种可实用的能力已经非常高的情况下需要有一个更全面的竞争策略。

我再去跟你拼功能性和拼性能,拼什么的,可能我拉不开那么大差距了,但是如果在售后服务上去打动用户,这有可能在用户的决策中脱颖而出,我觉得这是我比较赞的这样一个措施,因为我觉得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企业级的产品售后服务,后续的保障,我觉得对于用户,如果是一个成熟的用户他会非常看重这一点,这也是一个它的TCO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你TCO的性价比。

所以说这次它的口号叫永存永续,你永远用我的存储我就永远能保证它处于一个更高的水平上。所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挺好的方式,而且有可能会促进整体的闪存,晚期是初创公司,Pure Storage也算是一个初创的存储厂商,这些初创厂商他们现在一直还在拼自己的性能,指标,我觉得这一点它永存永续应该能让这些初创的闪存的生力军们能有一个更完整的竞争策略。我觉得最终受益的肯定是这种最终用户了。

杨昀煦:确实它三年给我换新的我肯定高兴,作为用户来说肯定特别高兴,Pure Storage肯定近期一推出这个可能会有更多新老客户来采购它的产品,对于它来说会是好事吗?因为毕竟你每三年要给别人换新的,而且还是免费的,它从中能得到什么益处?

赵效民:你别忘了某些型号它往上走的时候其实是我可能有这种控制器的一些更新,但是三年以后可能我Pure Storage会有更好的产品出来,我可能里边会有软件定义的功能在里边,也可能有更高档的更新的,我只是更新了你的控制器,但是那些闪存我不是说免费更新的,我闪存的驱动器或者芯片也不是免费更新的。

我觉得它会留住老客户,毕竟让老客户能更有机会去采购它的新产品,当然这种具体的成本核算Pure Storage也不会是傻子,肯定他们的CFO会有一个比较严格的测算,比如说我买这个型号,这个型号可能三年以后停产了,这个时候里边一些闪存产品的速度也不够了,就算我给你更新控制器,有多少用户还觉得说这套东西还是需要继续用的,还是说我那个时候有这钱我是不是可以买一套更好的,可能这一下同样的体积的产品比三年前同样体积产品性能高了好几倍,性价比,投资回报率就回来了,所以说这种考虑是非常多的。

但是,先给大家投下这么一个种子,三年以后免费怎么着,大家都愿意,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想占便宜的心理,三年以后我们再看,那个时候一再看就给他销售新产品的时候留住了一个机会,所以说这一点我还是比较肯定的。

杨昀煦:您觉得这种策略别的厂商会效仿吗,它会成为一种潮流吗?

赵效民:我觉得有可能,因为未来闪存存储也快成了快销品了,尤其是对性能要求无止境的高端应用领域里面,闪存存储的更新淘汰率反而可能会比那种后端的只是做这种冷存储的更新率快一些,因为它要保证最高的速度,而且闪存的速度每年可能都会有一定比较明显的提高,而且这个提升说实话是以前硬盘的提升速度所不能比拟的,以前的硬盘可能最大的提升就是容量,但是它的性能提升并不明显,这是很重要的一点,闪存并不一样了,闪存可能你三年这个性能差了好几倍,这个好几倍如果你在生产系统里面带来的效益就完全不一样了。

杨昀煦:我们刚刚说了闪存性能方面的问题,存储量方面我们也讨论一下,英特尔正在构建容量高达10TB的SSD产品,当然也不能是它自己一人一枝独秀,也有人跟它叫板,SanDisk也说它在2016年将会带来16TB的固态盘,英特尔现在在闪存界的地位是肯定说得过去的您觉得它们俩之间谁会比较站在上风一点?

赵效民:其实英特尔在闪存,如果说从一个闪存产业来讲,比如说现在闪存的固态盘都是基于NAAD的闪存,这个闪存的市场里面英特尔其实排名并不靠前,它并不算是在特别大的一个NAAD闪存芯片的供应商,但是SanDisk算是一个,SanDisk是跟东芝走得很近的,它们两家其实是平摊了双方的半导体工厂的投资,都是各占50%,都采用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比如19纳米,17纳米这些,不断往前进步。所以SanDisk的闪存技术完全不次于英特尔,从技术研发到生产能力都不次于英特尔,英特尔在NAAD闪存方面算是一个后来者,但是它起步很高,它自己主导的一些ONFI这种开放的闪存接口都是一个很有套路的玩法。

但是在这类它主导的接口标准里面像传统的大的东芝这些厂商都没参与,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东芝已经足够大了,东芝,三星,海力士,这些都已经非常强大的闪存供应商,他们有很完整的自我一套生态环境,他们的芯片接口可能都是互不兼容的。

这个时候不能说店大欺客,有专门闪存控制器,专门为这些厂商来去定制他们芯片的控制器,来去保证他们相应的更好的性能表现。

所以说这次SanDisk也是说2016年提供16TB的闪存芯片,固态盘,英特尔就说我通过3D的NAAD技术推动10TB的。而且SanDisk还说我要用TLC的技术来去做这种一次写多次读的叫Worm 的Write once Read more,这么一个一次写多次读的存储系统,存储的这种类型。

这个时候可能用TCL可能容量会更高,所以说未来我们都可以看到可能有48TB的产品在计划当中了,这样我们也看到了闪存未来的发展趋势。我觉得真的是跟硬盘相比的某种层面上的一些天平已经开始倾斜了,就是已经开始逆转了,以前硬盘可能还是以这种容量见长,现在这个闪存已经开始发力了,而且它这个闪存,计算机的产品,尤其是像电子半导体这一块这个容量提升有时候是翻倍的,就是翻倍往上翻,但是硬盘就很难,硬盘翻一次倍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是一个纯粹通过物理现象,或者物理的理念,概念,来去实现它信息存储的,不新半导体通过电子这种元器件,只要你能做得更小,在相同体系我就能给你容量翻番。

大家可以想象到各个到个位数纳米级的程度,这个闪存的容量超越硬盘绝对是非常轻松的一件事情,剩下比拼的可能就是成本,价格。我觉得这就是后话了,但是从这两个新闻点来去看,不管说谁领先,咱们先放弃SanDisk和英特尔本身的对比,我们从产业的对比,16TB,10TB,都标志着至少在明年开始,从2015,2016年开始,那个时候可能真的容量上,咱们不说成本,不说价格,容量上可能硬盘开始丧失它的优势地位的开始。

杨昀煦:听您解释完我觉得SanDisk好像是老玩家,英特尔是后起来的?

赵效民:英特尔进入闪存市场其实真的并不长,因为这个NAAD闪存是东芝发明的,后来东芝开放授权出来,结果养了三星这么一个大老虎,三星现在是全球第一大的NAAD闪存,英特尔应该是排第五,英特尔和(美光)的合资公司应该是排第五,我记得要没错应该是三星第一,东芝第二,海力士第三,SanDisk第四,还是第三,英特尔和美光的合资公司是第五。全球也就是这五大NAAD闪存了,主要这几家了,还有其他一些小的公司咱就不提了,因为英特尔原来是做NOR闪存的,NOR闪存速度快,但是它容量没法提高,慢慢就被NAAD闪存后来者进步慢慢给踢出局了。

现在在主流的闪存里边基本都是以NAAD闪存为主,包括你在手机里面能看到这个芯片都是NAAD闪存的芯片。所以说像NOR这些闪存更多是放在某些嵌入式的环境里面。英特尔其实是从NOR转过来的,它原来还是坚定的NOR的闪存的支持者,后来发现了,我刚才也说了英特尔转过来以后,它这个公司是擅长玩标准的,它一上来就带动一帮公司起草了一个开放的闪存接口的标准,通过这个标准来去巩固自己的生态环境和实力,这个标准制定得的确不错,英特尔原来是擅长玩内存的,它的CPU的内存控制器都是非常出名的,结果它把内存这套接口的标准移植到闪存上来了,所以它这个闪存的接口的效率迅速得到了提升,也迅速标准化。

但是一些传统的闪存大佬都不理它,我也不参加你这个标准,我自己还是玩自己的,因为他们的实力足够大,影响力也足够大,也逼迫了很多闪存的控制器厂商制定不同的方案,有东芝方案,三星方案,有英特尔的方案,来做这个相应不同的闪存控制的优化。

这次其实也看到了SanDisk和英特尔之间的对决,双方也在共同的,不管说他们公司之间的竞争怎么样,双方其实都在为NAAD本身的成长来贡献力量。

杨昀煦:我再问一个题外话,英特尔它在存储方面的内存以后又发展了闪存,以后它发展的战略方向会有稍微的偏移吗?

赵效民:不是,因为英特尔很早很早以前是做内存芯片的,但是很早很早以前就退出了,开始主攻CPU,后来它CPU里面集成了内存控制器,而且英特尔在内存的时续控制方面非常有一套,所以它的内存性能表现一直是非常好的。在闪存里边英特尔要把自己的技术最大化,而且要迅速上手,它很容易,如果换我我也会很容易想到把内存的接口技术和闪存的芯片,存储的架构来去做一个结合,取长补短,合二为一,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闪存的产品,这就是英特尔自己成立的这样一个开放的闪存接口的联盟。

我觉得这就是英特尔的策略,但是英特尔的主线肯定还是以CPU为主,闪存其实是它的一个主要的副业,半导体的一个副业。

杨昀煦:我们今天一次性聊了很多。

赵效民:三周的时间。

杨昀煦:咱们就一下聊到了,信息量有点大,慢慢消化,有一些其他不了解不明白的还可以到我们至顶网搜索相关的专题,谢谢大家,我们这期就结束了,第88期。

赵效民:祝各位周末愉快。

杨昀煦:周末愉快,再见。

赵效民:再见。

共4页: [1] [2] [3]4 下一页
责编:李玉琴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