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云传承梦想 手写继往开来2013年11月10日,顾小凤先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而他的手写识别技术梦想却未曾停留。 顾小凤(中)和张连毅(右一) 人们常说,困难之中见真情,也有另外一种解释是,困难之中见品格。“顾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当你顺利前行的时候,他会往后躲,‘这都是别人的功劳’;当你最困难时,平时文文弱弱的他似乎一下子充满无限力量,‘有我在’。”张连毅回忆着,“2001年,我们在申请一个项目时遇到了点儿困难,顾先生老师挺身而出,跟着我东奔西忙,跑相关部门去说明一些情况,最终顺利拿下这个项目。” 多年来,顾小凤先生一直在以他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鼓励着捷通华声前行,张连毅说:“后来我才慢慢明白,这不仅仅是顾先生对年轻人的扶持和支持,更重要的是他对手写识别技术在发展寄予了厚望,希望继续推动中国手写识别技术的发展。”所以,当捷通华声有一些进步的时候:“顾先生由衷地为捷通华声高兴的心情,你是能感受得到的。” 私下里,顾小凤同张连毅的感情也很好,“我女儿的名字就是顾先生起的,名字里最后一个字的笔画数同她母亲姓的笔画数是相同的,名字拼音的三个首字母又和我的一样,虽然是一位大科学家,顾先生从来没有架子,待人接物如沐春风,对待朋友很关心,对朋友的求助更上心!” 顾小凤先生心地善良,他很爱猫,这些年来,看到所住大院有一些流浪猫,就承担起照顾这些流浪猫的工作。为了喂养流浪猫,他从来都不在外面过夜,不去旅游,甚至他的女儿邀请去德国“转转”都没去,只因怕那些可怜的猫儿们饿着,“顾师母亲切地称他为‘猫仆’。” “今年中秋节,公司的几个同事一起去看顾先生,冥冥之中似乎有种安排,平时都是顾师母拉着我唠家常,可这回平时不怎么说话的顾先生却聊了很多,还询问公司最近怎么样?技术上有什么新的进步……”张连毅没想到这却是最后一别。 “十几年来,顾先生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从不不躲闪,在烦恼的时候,先生还不断地开导或默默分担,我们有了成绩,先生更衷心为我们鼓掌祝贺。顾先生的离开,让我失去了一位忘年交,内心中也犹如失去了一个支柱,可是,他的宽厚、谦逊、执着、无私的精神鼓励着我们这一代人继续前行。”张连毅动情地说。 鲜为人知的光辉历史 顾小凤先生已经远去。他的一生执着于对手写识别技术的研究,他的一生中,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却鲜为人知。 顾小凤先生出生于上海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成绩优异,考入江南四大名中之一的上海中学,初中就连续获得奖学金。 1949年上海刚刚解放时,出于一个进步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刚刚初中毕业的顾小凤毅然参加了解放军,进入华东军政大学学习。 毕业后也就是1951年,顾小凤分配到设在中南海的中央办公厅机要处工作,曾面见过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在这期间,他曾几次远赴朝鲜战场,执行机要任务;最后一次是和谈期间,在板门店附近由李克农领导的我军情报机构从事通讯工作……出于保密和低调,顾小凤先生对他早年的革命生涯、光辉经历很少透露,知道的人非常少。只是在后来长期的交往中,对他的学生偶尔提及,非常淡然。 顾小凤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从此,再也没离开过燕园,在美丽的未名湖畔平静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责编:王雅京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