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订阅畅享网微信

灵云传承梦想 手写继往开来

来源:CTI论坛  
2013/12/4 15:25:54
2013年11月10日,顾小凤先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而他的手写识别技术梦想却未曾停留。

本文关键字: 顾小凤 手写识别

 

研究中文手写识别技术,得进行大容量数据积累,需要搜集至少几千人的笔迹,而每个人得把国标GB 2312标准一二级共6763个汉字挨个手写一遍,如果要求再高一点,则是要写全部的21000个汉字甚至更多字符。将这些手写设备上书写时产生的有序轨迹信息化,可转化为文字内码,这就是手写识别的过程。

上世纪90年代初,手写识别的一些实验数据是需要一条条记录在纸上,然后再人工进行仔细分析比对。如此繁琐的工作,中国手写识别技术奠基人、捷通华声手写识别技术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顾小凤先生就曾经不厌其烦地亲自操作,而不是完全派给他的学生去做。

2013年11月10日,顾小凤先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而他的手写识别技术梦想却未曾停留。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离休后,顾小凤先生应邀成为捷通华声手写识别技术的首席科学家,再后来,顾先生的得意弟子李健也在他的极力促成下,最终从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来到捷通华声担任手写识别技术负责人。从北大到捷通华声,这似乎是一场手写识别人才和技术的双重接力。

  灵云传承梦想 手写继往开来

  中国手写识别技术奠基人、北大教授顾小凤先生

“顾老师是中国手写识别技术的奠基人,他和我的私人感情非常好。”向来直来直去的捷通华声董事长张连毅特别地强调。从一张几年前顾先生携夫人出席捷通华声年会的照片,看到了他们与张连毅在一张桌子上亲切交流的温情画面。

“顾老师门下的10 位学生虽然不是同一届(1986-1995级),但关系都特别好,我们就像一家人,这应该源于顾老师平时给大家创造的融洽氛围。以前每到过年、过节或顾老师的生日,我们都要聚一聚。”捷通华声CTO李健说到。

“在进行研发工作过程中一定切记要尊重常识,对于和常识相悖的情况就值得怀疑;要经常梳理工作和思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表达。”顾小凤先生曾经在为捷通华声做的一个讲座中向大家传授方法。

忆顾小凤

听张连毅谈顾小凤先生,就如同在谈一位父亲、一位老师、一位挚友。

初识顾小凤,也是慕名而去,“早在1992年,我在清华大学推广OCR的时候,我就知道北大有位研究手写识别技术的教授。”张连毅不无感激地说,“2001年,在有很多人请求他‘出山’的情况下,顾先生选择扶持捷通华声,是看重捷通华声对于手写识别技术发展的执着与对技术的尊重,也是归因于顾先生对于手写识别技术的热爱和期待,期待能够将手写识别技术‘发扬光大’。”

共2页: 上一页1 [2]
责编:王雅京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