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也玩UGC?新数据采集模式的利与弊地图未来的方向是,在尽可能利用UGC或者是自己采集数据的情况下,尽量完善地图的准确率。 快速变换的地理信息,给地图的数据采集增加了非常大的困难,无论是依靠购买还是自己采集生产的地图数据,UGC模式都是其完善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这一由用户贡献内容的手段不仅在社交网络、百科、文献资料等领域风靡,在诸如地图数据提交这些小众领域,它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管是维基百科正在走下坡路(详见《连维基百科也开始衰落了,UGC模式怎么破局?》)还是维基百科网站编辑队伍缩小了1/3,我们再回头看看维基百科的利与弊,哪怕里面有很多内容是不符合事实的,也有很多内容是软文广告,它的作用远远大于它的弊端。 地图UGC模式的利在哪儿? (1)用户参与。你无法想象用户哪来的大量的盈余时间去提交自己的信息在地图上,这是任何需要花费一定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笔者曾经给某商家提交了7次,依然没有通过,这个过程太痛苦了)。 用户通过在地图网站上提交自己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的参与感是很重要的,通过地图的提交,用户不仅能知道自己的信息,同时用户在使用地图习惯方面也会大大提升。当有A用户打电话问B用户xxx地址在哪儿的时候,B用户可以直接说用地图查一下就可以了,无需通过繁琐复杂的语言去赘述地理位置信息。它带动的是一个整体的效应,让用户都有使用地图的习惯,这是参与感所不能预知的结果。 (2)让信息更完善。即使是采用最先进卫星定位系统的谷歌,在地图数据采集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不信你可以去查一下自己公司的信息,还是有很多缺乏的地方。用户提交信息,可以让地图的信息更加完善,附近的奶茶店、打印店、甚至是大型企业。在无法知道该企业地理位置的时候,地图给用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信息,大概距离预测、方向,以及附近生活情况等。通过用户提交的地图信息,可以让地图厂商将地图信息打造的更加完善,更贴近真实的地理信息。 (3)实现最新的地图。国内的部分地图工具的数据是依靠购买的,他们的数据很多都是过时的数据(把你带到绝路的地图可能就是过时的地图哦),这个时候用户就很容易被旧的地图信息误导,“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这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地图工具里有一个功能是修改报错,即地理位置的更换,商家联系方式等的错误等,都可以由用户自己去提交修改。只要用户提交的是最新的数据,用户能将最新的数据合理的提交上去,其他用户获得的地理位置信息就是最新的。 (4)地图的“活用”。如果只是一款“死”的地图,它也始终只是一个地图工具而已,但是如果由用户提交信息以后,商家再将这些信息分类整理以后呈现给用户,这些信息就是“活”的信息。有不少人认为它是O2O必备的工具,UGC在地图上一方面体现的是其信息的全、新,在另一方面体现的是评论,也是参与属性的一种。 责编:王雅京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