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互联网电视的乱局电视数字化之后,中国老百姓其实更多的并没有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相反,至少要按两次电源键才能打开电视的操作方式,其实已经成了开电视的门槛。
在移动终端的冲击之下,电视似乎已经变成了一块“显示器”,这也是刚刚告一段落的互联网电视大战的背景。因为没有哪家电视机厂商想要沦为显示器工厂。媒体的聚焦也都纷纷围绕电视机厂商在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上概念推广、价格大战而展开。在钛媒体作者,IPTV俱乐部秘书长,资深广电观察者汪海天看来,回归到电视的本质才是看清这场乱局的根本。有线和电视机更像是指腹为婚,而电视机和宽带网则更像自由恋爱。有线网与智能终端之间最主要的矛盾,本质上就是用户权控制之争。 那么,乱局之后电视厂商如何“大治”,整个电视生态中的人都必须想清楚两个决定因素: 一、TV操作系统(OS)不是一个臆想的标准,而是完整的生态。 二、最适合电视生态的网络是什么。 针对上述症结,汪海天以业内人士的视角,再次探讨电视的本质,并对从有线到数字的发展历程,做出了完整的梳理和分析: 刚刚过去的两个月,电视很忙。 然而,在数位布斯眼花缭乱的各种颠覆中,目前唯一可见的颠覆其实只有价格。 让我想不明白的是,乔老爷门下所有的好东西都是高端价格的代表,肿么到了中国的布斯们,都把他们的好东西与便宜货划等号呢?似乎每场高大上的苹果范儿表演之后,都是以侯总招牌的“劳斯丹顿八星八钻只卖九百九十八”的颠覆价格结尾。 当然,除了价格战,有一点我是赞同的:电视行业确实应该被颠覆了! 看清电视的乱局 电视数字化之后,中国老百姓其实更多的并没有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相反,至少要按两次电源键才能打开电视的操作方式,其实已经成了开电视的门槛。在我身边的典型例子就是一直对智能手机很拒绝的母亲,居然宁可在家抱着iPad去看电视节目也不开电视机了。 人们最难改变的是习惯。而经典的看电视习惯是什么?答案应该是回家随手一按遥控器就打开了,然后该干嘛干嘛,电视更多的时候就是家里的一个背景音。这也是电视行业最重要的产品——新闻频道的存在基础和价值根源。 而所谓电视媒体,只有在打开的时候才有有价值,一直关着的那叫摆设。 所谓电视体验,就应该是两个字:简单! 然而,悲剧的是,数字化整转之后的近十年以来电视其实已经就是一个显示屏了,不仅是各种OTT盒子、游戏盒子、以及手机通过DLNA/AirPlay的方式连接到电视上映射显示,即使是看传统的DVB广播电视,也是通过一个盒子在进行解扰解码,最后只是把显示信号送到电视屏上,最基本的换台操作都是在盒子上的。 所以,我也很不明白为啥电视机还得装一套电视接收模块呢?完全没用的东西,还要增加成本,装上就是为了叫电视这个名字吗? 或许,这个问题也就是六、七年前以CooCaa为代表的电视厂商们要做“联网电视”的初衷,电视机厂商不愿意被沦为显示器工厂。 只是,电视机厂商的朴素愿望却成了自己给自己挖的坑。你叫电视,自然就得有监管。于是,总局的牌照管理又让电视厂商们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作为营销概念,除了让Design House们和初期的几家牌照商小挣一笔之外,到目前为止电视其实还是那个显示器。 责编:王雅京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