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订阅畅享网微信

[原创]《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系列之一——《孙子兵法》的思想体系

  作者:黄斌元
2008/1/17 13:07:45

《孙子兵法》大约成书于于公元前515年左右,全书共13篇,以战争的一般进程来谋篇布局,其文辞恢宏豁达,内容精博深邃,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被奉为兵家之圣典。《孙子兵法》全书既为一有机整体,各篇又能独立成章。

首篇《始计篇》的核心是庙算,即战前的内外环境、敌我情况分析。孙子提出“五事七计”,并特别强调“道”——令上下与民同意——显示其对上下同欲、政令统一的高度重视。庙算的目的在于战前的分析和预测,并以此为基础作出初步的判断和决策。其后为《作战篇》和《谋攻篇》,笔者认为这两篇之核心意旨在于强调两项统驭战争始终的基本原则:“速胜”和“全胜”。孙子认为兵贵拙速,“未睹巧之久”,“善用兵者”,“必以全争于天下”。一要把握战机,速战速决,二要胸怀全局,整体考虑战争的得与失。

中间五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和《九变篇》,论述如何治军,如何策划战局战势。可以将《形篇》、《势篇》看作这一部分的主体,其后三篇是对主体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展开。孙子提出“兵形象水”,其势“如激水漂石”,用兵达到“如转园石于千仞之山”,这是治军用兵的最高境界。传统上将“形”看作是军事实力,笔者以为孙子本意指军队物质实力的部署和军队内部的“修道保法”,形之精义在于谋篇布局的能力,而非实体外形与数量。势之精义在于凝合、调动士兵的士气、使形的结果升华为一种气势,守则“如藏于九地之下”,攻则“如动于九天之上”。孙子提出用兵之法,以正合,以奇胜,避实击虚,以患为利,归纳起来,其核心在于争取战争的主动权,其间一以贯之的主线即“变”。奇正用兵的思想最早见诸于《老子》,孙子将道家这一辩证思维在军事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统而言之,这五篇由奇正之变、虚实之变、迂直之变升华出另一个指挥作战的基本原则:把握战争的主动权。

最后五篇:《九地篇》、《行军篇》、《地形篇》、《火攻篇》和《用间篇》具体论述如何在实际行军作战中灵活机动,“致敌”而“不致于敌”。《行军篇》论述作战中有关行军的问题,《地形篇》论述为将者如何善用地形之利,《九地篇》从人的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着重论述如何因利乘便,调动、凝聚人的士气,使之团结一心,勇往直前。这三篇在论述行军作战的具体问题时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善用奇正之变,因地制宜,因敌制胜。通观全书,这也是贯穿十三篇的主线。

《火攻篇》和《用间篇》,体例上安排在结尾,其内容更可以独立成章,历来被视为作战的辅助性手段。但均能独立成篇,足见孙子对其之重视,以至于他认为殷周之兴,甚赖伊尹、姜尚洞明先朝之事,也是“间”之功能的绝好明证。

以上大体上概述了《孙子兵法》的思想体系。正如其他诸子所著所述一样,孙子兵法论述上时有穿插、重复,结构上略欠西方著作所有的严谨和精细。日本学者藤塚瞵有一个比喻深为贴切:“《孙子兵法》十三篇恰似摆在盘子里的十三颗珍珠,一方面各自保持其自身的色泽,另一方面又互相闪耀着其余十二颗珍珠的光彩。”

(未完待续)

责编:张赛静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宋新宇

一个好的培训能在下面六个维度上为企业带来极大的价值,也应该是企业衡量培训效果真正的关注点: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