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 迅雷等中概股或将强势逆袭根据就业咨询公司Challenger, Gray &_christmas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美国科技行业的裁员数量超过48000人,较上年同期相比上升68%。更有甚者,如微软甚至宣布将裁员18000人。 根据就业咨询公司Challenger, Gray &_christmas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美国科技行业的裁员数量超过48000人,较上年同期相比上升68%。更有甚者,如微软甚至宣布将裁员18000人。事实上,目前大部分科技企业都在面临转型阵痛的阶段,针对市场变化做出调整是考虑到未来增长,而非为妥协做出收缩。对近期中概股的整体低迷表现来说,同样可以如此理解。 目前,业内对阿里、迅雷、360等企业股价现状的分析不绝于耳,有讽刺、有批评也有支招的。以赴美上市4个月的迅雷为例,其IPO拟发行7,315,000 股美国存托股(ADS),ADS发行价格在9至11美元之间,但是由于认购过于踊跃,迅雷最终将发行价定在12美元。IPO开盘当天,迅雷股价就冲到14美元以上,一度突破15美元,最终收于14.90美元,比发行价12美元上涨了24.2%,上涨幅度是今年IPO公司中最高的之一。 然而迅雷近期股价表现并不如意,受到部分媒体质疑。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刚刚完成美股史上最大规模IPO的阿里巴巴,在上个月市值也连跌两天;新浪微博和360等企业也有不同程度的跌幅。 针对这一情况,美国投行资深人士表示:“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中概股和投资者双方都是一样。”对于投资人来说,需要对公司的业务模式、未来前景等有着清醒的判断。而对于企业,尤其是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来说,加速发展、合理转型也成为迎合市场的必然。与此同时,转型阵痛则不可避免。 以最具代表性的迅雷为例,其上市前后最大变化就是对自身定位与盈利模式的转变。从PC市场全力向移动互联网、数字客厅等领域推进。同时,在资金、技术和人力上进一步向云服务平台发展,甚至不惜牺牲广告业务利润,以让用户获得更好云加速服务体验。 而在市场运作方面,迅雷一改此前较为封闭的企业形象,进而大力进行市场营销、技术合作,力推云加速开放平台。其中,与小米、金山软件陆续展开的合作,使迅雷正处在独一无二的位置上,并在跨设备内容交付领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观察迅雷股价波动的起伏,可明显看出,迅雷与金山、小米的合作对其在资本市场有着明显的利好作用。 显然,迅雷并不是一个可以被市场低估的企业,在其市场策略“全面发酵”之前,以云加速为核心的各项业务正在快速积累力量。 当前,中概股的集体低迷,还暂时无法说明更多问题、更无法为此进行定性。但我们应该坚信,那些具备真正核心能力的企业,必将可以逆袭。 责编:李玉琴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