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作为刚兴起不久的移动互联网生活类APP程序,因涉及到监管部门、出租车公司、司机、乘客等各方利益,最近引起了各地交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交管部门纷纷表明对打车软件的态度,总体上都是有条件地支持。然而,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近日下发通知,紧急“叫停”手机打车软件,在全国率先对打车软件说NO,使这一行业的争议更加白热化。
对于在全国各地接连遭遇监管审视,盈利模式还远不明朗的打车软件来说,这无疑是自诞生以来遇到的最大地一次打击,也为整个行业以后的发展带来了重重疑云。在此转折点上,打车软件该如何进行努力,实现“自我救赎”,将是整个行业不得不认真思考的课题。
打车软件的三大问题
打车软件在各地受到阻碍甚至是被“叫停”,除了恐对相关部门利益造成冲击之外,自身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加价功能,涉嫌违法
打车软件当中一般都设置有加价功能,加价从5元到100元不等,甚至更高。这也是目前政府监管部门对其叫停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市场自由交易原则来看,一方面乘客愿意加价,另一方面出租车司机愿意承接,系双方自愿协商的结果,应该无可厚非。但是,出租车行业属于社会公用事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应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出租车服务收费标准的制定或变更需要经过听证,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征求乘客、出租车公司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此外,全国各省市对出租车的运价还有详细的规定,比如《广东省出租汽车管理办法》第27条第3款规定,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执行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运价和收费标准;《深圳经济特区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第33至35条也规定,出租车租费标准的调整应当根据出租车经营成本的变化情况,由市运政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市物价管理机关依法定程序审批后公布执行。乘客租用出租车应当依规定支付租费,但有权拒付超收的租费。禁止经营者和驾驶员以任何方式向乘客超收租费。
因此,打车软件提供的加价功能实际上打破了政府的统一定价,涉嫌违法,相关部门认定其违规并非完全没有依据,但是至于政府该不该“叫停”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2、软件无统一准入标准和规范,易被黑车钻漏洞
没有准入门槛的限制也是目前有关部门担心的问题,因为打车软件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下载安装,有些打车软件并无设定相关的身份核实注册机制,有些打车软件即使对注册者的身份进行审核,也存在标准较低或不统一等情形,比如要求司机提供哪些证件、如何识别信息的有效或真伪等,都存在漏洞。
现在各城市中,存在不少私家车或其他车辆进行专门揽客的营利活动,这些司机如果也通过钻软件的漏洞而获得认定注册,不仅对规范出租车市场运营秩序存在不利,也对乘客的权益保障缺乏有效监督。这也是打车软件目前亟需重视的问题。
责编:李红燕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