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独立的数据和存储网络带来越来越多的额外支出,这使得这种架构越来越难证明其合理性,许多企业都在研究是否可以将专用的FC存储网络融合到通用的以太网网络。而更进一步坚定企业对融合网络的想法,则是不断普及的以太网及其技术的快速更新,以及iSCSI作为一种成熟的以太网存储网络技术的采用。融合能够带来很多好处,包括降低部署成本、资本开支和运营费用并且简化网络管理。
虽然网络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融合已经在IP语音网络中(电话和计算机的数据流量共享相同的以太网基础设施,降低成本并简化管理)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融合的目标应包括使IT人员能够更具战略性和更有效地共享、管理和保护数据资产。
网络融合的第一步是采用IEEE技术标准数据中心桥接(DCB),它可以实现弹性和灵活的增强型以太网络。此标准要求执行常用的通信协议,这些协议是同时支持LAN和SAN流量所必需的。比如,以太网必须是“无损的”,这是DCB的一项功能。此外,光纤通道协议必须与以太网兼容,光纤通道以太网(FCoE)的标准目前可以提供这项功能。DCB的功能可以为LAN和存储I/O部署统一的数据通信结构。这种方法确保了存储和数据网络的融合,减少网络拥堵,同时满足了对于网络I/O技术新的要求。
针对新的增强型以太网标准接口,两种新型服务器连接适配器相继出台。第一个被称为融合网络适配器(CNA),它结合了传统的10Gb以太网(10GbE)NIC功能,并支持使用IEEE数据中心桥接标准的增强型以太网基础设施。
第二个是现场配置的双性化适配器,无论是16Gb光纤通道或10Gb以太网服务器连接,它都允许最终用户使用相同的硬件。双性化适配器为企业提供了面向未来的方法,以构建高度灵活的基础设施,同时保护现有的光纤通道投资,并为网络融合提供了一条经济高效的路径。无论使用哪种选项,现在都可以使用单个适配器同时支持FCoE存储和通过以太网的数据流量。
由于单个统一结构采用的增加,对于早期的使用者来说,要从独立的数据和存储网络基础设施进行迁移,解决其中的设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双性化适配器或CNA允许分阶段进行迁移,不会强制要求淘汰和更换当前设施。这些都是过渡性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并发展出未来新的解决方案,除了面向未来以外还确保了向下兼容。
通常情况下,转换从SAN的边缘开始,因为在那里布线密度是最高的。它也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终端设备进行缓慢的到融合的迁移。
责编:李红燕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