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双十一”电商争战的4大看点双11购物节是属于天猫的首创,这一节日过去仅仅是很多网友自发创造的“光棍节”,但是由于天猫促销的介入,迅速变成了一个电商促销的狂欢节。 双十一在5小时49分,支付宝成交额突破100亿。有人预测说,阿里将创造至少300亿的交易额,理性的区间是350--380亿元。如果算上其他电商,总额将超过400亿。但是,现在能够看到的统计数据,基本都是来自天猫的,线下也参与双11的狂欢。这场双11之争战,有哪些看点呢? 1、双11从天猫的购物节变成了线上线下的购物节。 双11购物节是属于天猫的首创,这一节日过去仅仅是很多网友自发创造的“光棍节”,但是由于天猫促销的介入,迅速变成了一个电商促销的狂欢节,大家想到双11,只会联想到天猫,但是,2013年,从京东到很多电商平台包括线下零售渠道的加入,让双11演变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潮流和文化节日。 超粉说-@蜜糖:今年的双11必然会产生抢购热潮,甚至成为电商大战的又一看点。随着双11活动的逐渐被炒热,已经形成老百姓心目中的品牌效应,并且成为值得期待的话题。而双11的活动也在逐渐翻出新花样,从前期全媒体宣传、营销方式创新、到物流比拼,借助技术革命广告攻势愈演愈烈。 启示:这也是互联网族群文化演变的特征,先是族群“单身”“光棍”,紧接着演变成“网络购物”,最终变成线上线下“全民购物狂欢”,双11经历了一个从族群趋势变成大众消费潮流的趋势演变过程。 2、从京东的挑衅开始,电商开始从口水战,走向创意战,进一步走向品牌差异化的塑造。 京东算是今年双11的最大搅局者,率先发布了一系列的有趣味性的叫“不光低价,快才痛快”的广告创意,直接针对往年天猫“双11”电商促销中,第三方物流无法把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按时送到位的问题。过去,京东最擅长的打口水战,今年则开始了创意战,并从消费者的角度打出“快”的利益点诉求,可以算是在双11大战中的一个差异化的形象区隔。 责编:王雅京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