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尚无统一盈利模式伊尔迪里姆指出,“和Facebook相似,如果LinkedIn发展太快太大,各式各样的访客和就业广告就会开始让它陷入困境。”莫里克表示同意,“LinkedIn已经显示出盈利能力,但它仍会受到指数增长的限制,这也正是Facebook所担忧的问题。” 自新股首发之日起就未在股市遭受重创的美国社交网络公司就是LinkedIn,公司市值约为124亿美元,与130亿美元的历史峰值相比稍有回落。公司创始人、现任风险投资家李·豪尔(Lee Hower)表示,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有机形成的。 由于LinkedIn聚焦于求职者与招聘单位,因此向他们收费以登录网页及使用扩展工具是合理的,而普通会员则继续免费。用人单位付费发布工作机会、使用招聘工具套餐及搜索用户资料来物色潜在候选人。雇员支付订阅费以获得更多职业信息及联系方式。2011年,招聘服务构成了LinkedIn一半的收入。根据LinkedIn提交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最新年报统计,包括展示广告在内的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30%,其余收入则来源于高级订阅。 2002年,豪尔(Hower)、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及其他Paypal的同事创建了LinkedIn。回想当时,豪尔说道,Monster.com这样的公司才是在线求职搜索引擎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企业。但是,LinkedIn决定在其求职网页中增加一些社交模块,而Monster.com还未涉及这部分,这一功能使得用户已经对此项服务产生了依赖感,促使他们更加频繁地登录网站。人们可以在网页上创建职业档案,和在线访客互动交流。“当你提及Monster.com或者某个招工板时,最终用户只会在找工作时才会想起来使用,”豪尔指出。而LinkedIn却不是如此。 豪尔指出,“我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与我们构建的产品相匹配。” 网站创始人确定了收费的商业模式,即求职者和企业只有付费才能使用网站的就业服务。LinkedIn扮演了一个职业档案资源库的角色。这是一个革命性的理念,豪尔称之为“2.0版简历”。 然而,LinkedIn应当确保其规模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伊尔迪里姆指出,“和Facebook相似,如果LinkedIn发展太快太大,各式各样的访客和就业广告就会开始让它陷入困境。”莫里克表示同意,“LinkedIn已经显示出盈利能力,但它仍会受到指数增长的限制,这也正是Facebook所担忧的问题。” 尽管LinkedIn决定不再过多依赖广告收入,但这并不代表这种商业模式对于整个社交网络来说是有问题的。只要网站用户能达到数百万,广告就会不请自来。“广告商姗姗来迟,”豪尔指出,“但它们确实来了。” 责编:孙雨露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