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西部IT高地:戴尔创始人因爱麻婆豆腐投资自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个西部崛起的新兴城市出现在中国版图,并试图打造继北、上、广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之后的“第四极”,那就是“成都”。 自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个西部崛起的新兴城市出现在中国版图,并试图打造继北、上、广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之后的“第四极”,那就是“成都”。 2012年9月5日, CCTV2将“全球财经论坛”的录制现场选择在成都。在到达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之前,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里竟然有100多家的全球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全球软件业20强企业中竟然有13家落户高新区。 高端制造业西部新据点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启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火炬计划”,陆续有69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诞生,成都就是西部高新区中的一个。过去二三十年的成长中,高新区的发展规模与水平也已参差不齐。而成都似乎在近三年的时间“雄起”了。 9月5日,在 “全球财经论坛”现场, 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委敬刚坐在嘉宾席最右边的位置,他的左手边依次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的中国执行董事戈峻、全球第二大PC厂商联想全球副总裁庄柏逸、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承运商马士基全球服务中心中国区总裁邵伟、来自成都本土的中国传奇企业家刘永好。 这些知名企业的高层带着自己的企业“定居”在成都市高新区。这是成都市高新区三十年的积淀,也是新一轮高端制造业西移的必然结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在中国传统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的同时,英特尔、富士康、联想等高端制造业开始将工厂向中国西部转移。金融危机后的两三年,各地政府开始密集地与各大跨国公司高层接洽,西部掀起了一波承接高端制造业转移的争夺战。 敬刚带着英特尔、联想来到论坛,展示了成都承接高端制造业的成果:2009年,马士基入驻成都,2010年富士康入驻,2011年联想入驻……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等行业知名企业纷纷来到成都。 IT西部高地——成都笑了 2012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中国经济增长步伐明显放缓,矿产、航运、钢铁等实体经济出现下滑,甚至行业亏损。 成都却在这样的形势下逆市上扬。 今年上半年,成都市新增外商投资项目117个,同比增长5.4%,引入外资的合同金额为17.73亿美元,同比增长20.8%。 加上增资项目,上半年成都新引入资金达上千亿规模,其中绝大部分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 在成都,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成为一处风景。在高新西区,我们看到英特尔、富士康、戴尔、联想等巨头企业的工厂;在天府新区,我们看到台湾IT巨头仁宝、纬创;在高新南区,IBM、西门子、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阿里巴巴等大批软件、通信、服务外包巨头在这里相互毗邻。数据显示,全球软件业20强中有13家、服务外包20强中有5家已经进驻成都高新区。 今年上半年,世界500强企业在成都的投资项目达2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个项目,投资资金达492.8亿元人民币,投资额增加了285亿元。 敬刚带来了富士康在成都生产的最新的苹果产品iPad,上面展示了成都上半年的经济指标。 2012年上半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1.4亿元,经济增速比全国高出5.5个百分点。另外,成都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7%,出口总额增长75.2%。这些指标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敬刚说:“虽然全球的经济甚至于国内经济有一些疲软,但我们刚好在西部,承接了这种国际或者沿海产业的转型,促进了我们经济的发展。” 在以制造业为主打的各大城市为低迷的产业和撤出的外资发愁时,西部内陆城市成都笑了。 责编:罗信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