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IQ大战 免费收费博弈:谁将胜出?imo运营总裁张翀睿表示,"目前,imo考虑的是产品和用户体验,首要任务是把用户基数做大,把产品做好,把用户体验做到更好。"而从记者体验imo产品和imo正式推广1年多时间就积累下10万企业用户中,印证着imo以用户为导向理念的正确性。 4月11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上有一则非常特别的广告,只有三行字:"你应该向imo道歉。你应该向互联网创新者道歉。你应该向全国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道歉"。 如果光看这个广告,或许大家会莫名"你"指的是谁? 但联想起3月21日、3月26日发生的几个事件,大家就会心知肚明,此地的"你"直指"腾讯"。 3月21日,imo企业即时通讯平台抗议腾讯企业QQ办公版进入企业市场时,采取 "绑架imo关键词"、"剽窃imo创意"、"抄袭imo文章"、"利用水军恶意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3月26日,imo召开 "腾讯,请道歉"的发布会,正式要求腾讯道歉,否则会"采取些特别的方式,和马化腾先生建立一个直接的交流渠道"。 这一系列事件下来,引起诸多议论,有拍手称快的,有说imo炒作的。互联网一向不少这样的口水仗,这一次是为啥?腾讯为何会采取某些不正当手段? 一、免费触动收费神经 事件源于免费。 imo关于免费的口号,彻底触痛了传统企业即时通讯厂商收费的利益底线。 腾讯在2012年年初推出企业QQ办公版,正式进军企业即时通讯领域,先后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大范围投广告、开研讨会、寻代理商。虽说腾讯财大气粗,但花费总要有所回报,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企业QQ办公版的收费不菲。 但是imo的全免费模式,对于每年要收取客户不少费用的腾讯企业QQ办公版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重创。 imo运营总裁张翀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腾讯对imo的不正当竞争,"其实很简单,同样的甚至更好的产品,腾讯收费,我们免费,我们挡了它的财路。" 二、免费好,还是收费好? 其实,收费也好,免费也罢,对用户来说,产品合适才最重要。 imo运营总裁张翀睿表示,"目前,imo考虑的是产品和用户体验,首要任务是把用户基数做大,把产品做好,把用户体验做到更好。"而从记者体验imo产品和imo正式推广1年多时间就积累下10万企业用户中,印证着imo以用户为导向理念的正确性。 腾讯有着7亿个人用户的基础,相信企业QQ必将受益不少。而腾讯CTO熊明华也在企业QQ媒体见面会上也表示,未来三年,企业QQ将实现30万家企业级用户、50亿销售收入的目标。 "三年50亿"这个数量级或许值得一争。那到底是收费模式最终崭露头角,还是免费模式争霸未来? 三、谁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在个人领域,目前,从搜索到邮箱,从即时通讯到杀毒软件,凡是互联网的基础应用都已经免费了。 "企业最基础的需求,都将走向免费的结局。整个软件行业都在逐渐由收费变成免费,由传统卖软件模式转向互联网服务模式。"张翀睿坚定的表示,"imo坚持做免费,而且免费产品必须质量更好。因为花钱买来的东西即使不好用,用户也舍不得轻易换掉;但如果是免费的产品,用户获取成本为零,随时都可以换掉,这就使得免费产品必须要做的好,比收费产品做的更好。而imo正式推广以后的十多万用户正可以证明这点。" 杀毒行业的"免费模式",最终终结了杀毒软件行业高额的利润,也将"价格"回归到它本应值的范围,成就了更多依靠新模式成长出的市场"霸主"。而企业通讯行业的"免费模式",如今才拉开变革的序幕,对于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想象空间…… 或许,传统的企业即时通讯厂商应该转变观念,在互联网大势所趋的今天,能重新审视用户的需求,尝试新的商业盈利模式。
责编:李代丽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