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在发展信息化当中的经验分享我简单地讲五个部分,简单看一下宝钢,这是宝钢业绩上增长的一个图,红色表示现在的收入,整个钢铁产量是4000多万吨,钢产量是世界第三,第一是美国的,第二是中国河北钢铁,现在的4000多万吨大概占中国钢产量的5%左右,但是在业内宝钢还是不错的成绩,整个行业30%的利润是宝钢创造的。 王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宝钢集团的,因为我是宝信软件的,所以做一下说明。 我简单地讲五个部分,简单看一下宝钢,这是宝钢业绩上增长的一个图,红色表示现在的收入,整个钢铁产量是4000多万吨,钢产量是世界第三,第一是美国的,第二是中国河北钢铁,现在的4000多万吨大概占中国钢产量的5%左右,但是在业内宝钢还是不错的成绩,整个行业30%的利润是宝钢创造的。 简单看一下,这是宝钢成长的历程。大家也可能知道,宝钢的历程大概跟我们相关的部门有一些关系,从1978年开始,1998年上钢,经历了一系列的并购。这是宝钢未来的一个规划,这是转型和规划,做的是"十二五"规划。这里面有一些变化和愿景:做钢铁技术的领先者、绿色产业链的驱动者,这是刚才宁教授讲的大环境有一些类似。有一些举措有三个转变,一个是服务领域的延伸,从钢铁到材料未来会做一些调整,商业模式的转变是说从制造到服务,市场空间的拓展,它对于自己的业务增长上大概是4400亿的要求,对市场的效率也有一定的要求。 它有五项观念:一、坚持技术领先的原则。二、发展服务先行的制造业。三、打造数字化的宝钢。四、成为绿色产业链的驱动者。五、探索产业结合的新途径。 管理原则是:简单、速度、成本。这个比较简洁。 这是宝钢集体信息化的一个架构,这个待会儿我会讲一下。有运营、管理层、制造管理,宝钢现在产业比较多。宝钢从1978年建厂的时候,它也经历过一段时间,跟中国的大环境类似的变化。大概在1992年之前,那时候实际上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做的所有的这些工作是以生产为中心,所以我们的信息化也是以生产为中心。我们当初做的有一点变化,信息化的建设和工程建设基本上同步在做,基本上层次比较低,但是它在做,也实现了信息化的起步工作,当然也有一些现代化的管理,这些管理应该说主要的是引进的比较多。 从1992年以后,实际上我们国家也有了变化,就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个时候有一个变化,就是确立了财务在企业当中的关键地位、核心地位,以前财务在这个公司里基本上是没有地位的。这个时候确实有一些转变,也有一些满足用户需求的方面,这个时候覆盖了整个的一二三期工程。第三阶段主要是面向用户以提升竞争地位为中心,因为我们市场经济进一步地发展,以用户为核心。开展了电子商务、面向用户的供应链,客户说他要订一个什么东西,你要快速地响应,告诉他大概什么时候能交货,有相应的一些数据仓库。 2005年以后,这个时候虽然宝钢也有一些变化,这时候变成了一体化,原来是每个单元每个单元在做。需要为跨地域的运营管控和扩展在提供他相应的一些平台。对于一个独立单元而言,原来做得信息基础还是比较多的,后来随着信息化的要求,有一些基础也做了进一步的改造。每个独立单元做得还是非常完整的,他也做了管控的衔接。每一个制造基地也是独立的,供应商和客户这两个有一些公共的平台,满足了这样的一些要求。 这个是讲我们有了客户的平台,我们有自己的咨询公司、销售中心等等,还是有一些系统的连接。当然他的系统是贯通的,信息化的一个特点,针对这个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要做特殊的设计,个性化的需求。比如说海尔的冰箱和别的冰箱还是有所区别的。 这个就是集团整个管控的一些支撑,还有不同的专业制造基地、也有不同的专业产品和需求。这个也做了整个的协同办公,有12万人,怎么把一些工作贯穿下去,使员工能够知道自己的任务。一般跟老百姓能够有一个见面,跟老百姓和领导之间可以做一些特殊的任务,大家可以对这一块有任务、有目标地进行探讨和实践。 这个里面有统一的核算、统一的科目、统一的报表,我们集团下面的子公司基本上是派到财务部长把关,我们很少做统一科目。这个统一科目有一个统一代码。 这个是整个建设项目,宝钢集团每年投资比较大,有200亿左右的建设资金,这些项目到底进行到什么样的程度,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有相应的连接。简单讲一下未来的判别能力,起的作用是优化制造、高效运营、科学决策。诠释一下技术领先也有一些特殊的内涵,这个项目管理系统也有技术的改进的体系,在技术分享这方面做了一些持续的规划。在服务领先上面,要深入服务、嵌入服务,最近我们尝试了互联网融合的技术,把传统的供应链进行打通,这个我们都是服务上面的一些体现。 这一块是绿色产品链,绿色产品链跟信息化有什么关系?刚才闫先生也讲了很多,这个企业实实在在做的话,还是研发、生产、销售等,这一块是信息化服务支撑这个绿色产业链。在产能结构方面,也是通过资产业务的整合,来对他资产效率和信息化手段做一些强有力的支撑。 简单讲一下整个的治理结构,我们集团的总经理是信息化的工作领导小组,他是组长;副组长是我们的王立(音同)先生,他现在是集团的助理。实际的工作是宝信软件在做,这是他的一些机构设置,像组织、界面测量、流程、组织、信息化评价,在企业里面的定位比较高,哪个组织妨碍了对流程,信息化有助于流程的创新,它是信息化的规划和实施的推动者。 整体上说,宝信现在大概5000多人,将来能够在7000人左右。也有自己的企业技术中心,因为宝钢有一个技术中心。我们在宝钢的业务结构上,外部大概是在一半多一点,50亿左右。 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总的介绍,实际上从王总的演讲当中,大家可以看出宝钢确实是两化融合制造业领域,并且正在深度融合的一个典型的案例。实际上对企业信息化这四大环节、四大领域在宝钢能够得到充分地体现。
责编:李代丽 ![]() 著作权声明:畅享网文章著作权分属畅享网、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