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汽配行业新产品更新与下线成本简析

  作者:李华焰
2007/5/31 13:20:20
本文关键字: 下线成本 畅享原创

5月份在浙江和重庆两地,走了一趟,走了几家客户。从齿轮 、仪表盘、冷却器、内饰到摩托整车走了一下,也和不同公司的老总都见面,聊了聊。发现汽配行业普遍存在着新产品项目不断更新,老产品不断下线问题。想来也和中国汽配行业日新月异,不断强调新产品、强调个性化的时代有关系。整车集团为在客户定价的市场上,获取更高的利差,一方面大力的进行内部精益生产改造(我拜访的5家客户,全部实行精益现场管理),在成本上利润空间攫取;一方面进行大力的新产品研发,在产品定价上获取市场主动权。

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压力就是不断的进行部件成本的压缩,以及新品的配套设计,不断进行更新,如此,又产生了部件成本的压缩之不可能再压缩,新产品配套,一大群供应商虎视眈眈;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产品下线的成本越来越高。

产品下线会有什么成本损失?

最大的成本就是剩余料品库存成本,以及研发投入尚未收回的浪费。

目前国内的主机厂生产波动非常大,对汽配厂的供货计划准确性很低,而在供货周期上,又要求提前到位。此外,主机厂和汽配部件公司之间的配套,并非设计配套型,而是竞价配套型(设计配套型,是指在新产品开发开始,供应商就参与到和主机厂的配套中;竞价配套型,是指在主机厂设计完成图纸之后,供应商参与技术设计、小样生产、价格竞标、进入配套。)。

这些因素都导致企业在响应主机厂时候,由“备货提前期+生产提前期+寄存主机厂的总成库存消耗周期”内的库存以及资金的运用,形成了巨大的浪费。

企业主,再和我提及信息化的时候,不论是发动机厂,还是发动机配套厂都从供应商协同和客户协同层面,提到随时监控库存水平和订货波动的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解决这个的方法,还是比较传统,经典的方式,但又是非常难以执行的:供应商早期设计参与。供应商关系属于紧密的技术、生产、供应、库存关系,联系这种关系的方式可以通过互持股权方式,或者直接投资方式,或者协议方式。紧密度不同,这种成本就会又不同的分级。

******************************************************************

电子行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我从《国际电子商情》看到一段文字

当来自OEM公司的需求降至零,或者某种产品不再生产时,无疑会剩下处于成品或者未成品状态的元器件,这使上述问题更加恶化。谁为过剩元器件库存买单?如何处理这些元器件?作为惯例,OEM公司最终要为EMS手上的过剩库存付账,但双方会经常谈判OEM应该负责的库存数量,最终这一数字会被看作是做生意的成本。然后,过剩库存或者被重新用于其它产品,或者干脆舍弃。

********************************************************************

信息化工具结合企业运营策略如何解决?我看可以提供以下几个简单的工具

  1. 基于需求进行生产。预测用于跟不上需求。
  2. 在关键物流点设置安全库存
  3. 设置供应商、客户协同门户,达成上下游库存可视
  4. 预定剩余库存的处置方式,和客户、供应商明确产品变动带来的库存残余处理
  5. 挖掘售后市场,保证剩余库存在售后维修市场的可用性。
责编:姜玲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李华焰 专栏

rss订阅
李华焰,专研企业供应链以及ERP产品开发。 历任供应链需求分析师、助理产品经理、产品经理职务。从事产品供应链领域规划和设计。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