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商务资讯机构年度评选”榜单隆重揭晓

商务资讯内容平台KNET联合国内情报权威机构举办的“2008中国商务资讯机构年度评选”榜单与日前正式揭晓。本次评选,意在让更多的商务人士了解商务资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供让客户了解熟悉专业资讯机构的平台与窗口;并给最终用户提供专业的参考依据。

主办方
 
 
 
成果发布媒体
 
 
支持媒体
市场部网 KMCenter 中国人力资源网 信息与电脑 前沿论丛 新浪 计世资讯 管理学家 比特网 赛迪网 艾瑞网 信息周刊 IT168 中国经营报 客户世界 搜讯网 科技资讯网
缪其浩——商务资讯机构要提供特色鲜明的服务

    为进一步探索中国商务资讯市场的发展状态、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畅享网记者穆琳琳、张力专访了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事长,上海市人民政府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缪其浩先生。作为2008中国商务资讯机构年度评选的评审专家之一,他在担任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和上海图书馆副馆长期间主管科技情报、图书馆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工作。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穆琳琳  张力:作为专业用户和图书情报专家,您获取工作所需资讯的途径有哪些?


    缪其浩:
我目前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宏观的创新方面的研究,对决策者有所启发、为他们做出决策提供依据。因而,我会浏览阅读国内外很多报刊、网站去了解宏观经济形势和最前沿的资讯;此外,为了研究工作还会利用单位订阅的很多数据库。另外,一些信息服务机构定期推送的电子邮件也是我获取资讯的途经之一。如果为企业服务,比较重要的还有商业市场数据库,还有不可忽视的实地调查访问和观察等。


    穆琳琳  张力:就您了解,当前在商务资讯这个领域,主要的服务提供商可分为哪几类?


    缪其浩:
就我了解,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一般化的搜索引擎外(它的商业模式比较特殊),这个领域的服务商包括统计数据提供商、文献资料服务商、增值服务提供商。


    统计数据或其他专业调查数据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这是国内外差距比较大的领域。由于进入门槛,其他机构公司要进入非常困难;文献资料是目前国内组织得最好的数据库,而增值服务比较难做,如媒体分析。他们的产品内容是以媒体为基础,根据特定用户需求再加工生产的,在国内这样类型的服务商不是很多。国际上这方面的特色数据库很多,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将媒体上某类信息进行专题收集整理;最近英国出现的国家文本挖掘中心可以算很特别、比较新颖的一个,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文本上传,利用网站上提供的分析工具做文本挖掘分析,不过那不是商业化的,是公益性的。我觉得非常需要,而市面上没有供应的还有“灰色资料”数据库,那些非正规出版物,用户很需要,但非常难找,做得好用户愿意付费使用。


    穆琳琳  张力:从用户和专家的角度,您认为这些提供商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主要价值是什么?有哪些不能满足需求的地方?


    缪其浩:
每个人都是根据当前关心的问题去选择资讯,各个不同的信息来源对我的价值不一样,这是由每个人对资讯的需求来决定的。


    查文献往往是我要具体去找某个问题,看别人以前对这个问题怎么讲,然后做进一步的挖掘,但往往不会从文献中找到灵感;我是做情报研究、创新研究的,看报纸、外国报刊会给我一定的启发,需要浏览专业范围以外的信息。


    商务活动不是严格的科学证明,商务活动的重要的特征是一点点感觉的积累和有把握的猜测(learned guess),但是不要小看有一点点感觉的猜测,很多大的创新就是来自这些一点点的猜测。


    我更倾向于阅读浏览国外的报刊及有特色的网站,他们提供的往往是最前沿的东西,对我的启发性更大,国内很少有报刊、网站、文献资料等能做到这一点。国内的抄袭的太多,原创的太少。


    穆琳琳  张力:您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竞争情报作为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重要元素,在企业决策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实际情况是,企业如要削减开支,很可能首先被削剪掉的就是情报支出。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中国企业应该如何积极利用竞争情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缪其浩:
坦白地说,我不认为企业一定要保留很大的情报开支,过去一般认为情报部门的生死取决于领导重视,我现在不这么看;它真正是取决于你工作做得怎么样。我所了解的情况是现在老板们没有不重视情报的(只是有些重视得不那么得法),你没有对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发挥作用,凭什么要给很多经费?还是要实事求是。对那些在企业里从事情报的人员,我觉得要更多地贴近自己的企业实际,不要拘泥于什么概念和理论,也不要仅仅指望信息化、搞一个什么系统就可以解决情报难题。那些东西有用、有启发,不是说不需要、不重要,而是过去几年讲得太多了,有的甚至在抄概念,企业竞争情报的真谛反而被忘记了。知道不多的例子,比较好的,都是企业内部真正看到问题和需求,明确想做什么,这时外部咨询方在方法、系统上都可以帮忙。


    作为情报咨询的第三方,我现在越来越感到我们实在难以教企业怎么做了,开始做一点启蒙可以,已经有些成绩,再往下走不容易。比如企业创新的情报支持,多少企业有过经验?不要说情报机构了,我们以往搬来的案例都是跨国公司,外国大企业,不适用。小企业经验一般不写文章不发表,但是我们可以去挖掘,这是专业情报服务人员应该做的事情。最近我认为两岸关系发展比较顺利,那里的企业与我们大陆经历非常相似,有些做得不错,这些案例可以去挖掘,对企业有启发,但是如何做还是要靠企业自己,靠企业内部的情报工作者。


    穆琳琳  张力: 很多商务资讯机构提供的信息服务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基础数据的支撑,对于这个问题你有哪些建议?


    缪其浩:
国内的商务资讯市场缺口很多,有些不是信息服务提供商的问题,如在数据方面就缺少行业性的公益性的基础数据。有了公开的基础数据,信息服务提供商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整合、分析、解读做成增值的服务,商务资讯机构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我们现在是缺少了源头。


    我的建议是,国家相关部门要提供一些基础的数据,在这方面国外做得比较好,一些统计的基本数据都是公开的。此外,行业协会也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一些小的行业有一些好的行业组织,在基础数据公开方面有一定的机制保证。在美国,商会的作用就非常大。


    这个问题不是可以简单解决的,因为主要不是我们行业内部的问题。但是,我们在这个行业里的专业人员要坚持努力,一是要借政务公开的东风,争取政府掌握的数据尽可能公开;再有就是努力做好行业协会工作,尽管目前这些学会协会都不太理想,但是需要在已经建立的学会协会里逐步推进行业内公益性的数据收集和发布工作。


    穆琳琳  张力: 以用户或图书专家的身份,您对商务资讯提供商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在内容建设上有哪些建议?


    缪其浩:
国内目前的信息产品雷同现象严重,往往是一个机构成功了,其他机构跟风而上,当提供商越来越多的时候,用户也感觉到了自己的需求不能得到完全满足。商务资讯机构提供的产品一定能让用户有一种冲动每天都想去看,谁能比别人做得好一点,谁就是唯一的了,要做到差异化一定是要让别人很难超越,做出自己核心的东西。


    在这方面,国外商务资讯提供商的发展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就我了解的国外资讯机构,他们都是特色鲜明的。


    穆琳琳  张力:以用户或图书专家的身份,您对商务资讯提供商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在平台功能方面有哪些建议?


    缪其浩:
首先是要保证平台的稳定运行,这个市场的服务提供商太多了,如果你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不能让用户得到好的体验,经常“正在建设中”,用户就会逐渐把你忘记。


    其次服务要持续性地做好。说得严重点,有些网站我只要有一次登录上去发现不满意,比如数据库打不开,内容陈旧,发个邮件没有任何回音等等,下次就不会再去了。


    再次即使是内容符合我需要的网站,还要不断有新东西。仔细想想,我自己对不同网站登录的时间频度是不一样的,主要新闻网站是每天都看,甚至不止一次,而有些因为更新比较慢,就会三五天上一次,更新频度太慢的话很可能被遗忘。


    穆琳琳  张力:以用户或图书专家的身份,您对商务资讯提供商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在服务方面有哪些建议?


    缪其浩:
这个行当有很大的空间,但是要做好有很大的难度。商务资讯机构要寻找客户还没有满足的需求,客户愿意付钱却买不到的需求。另外,在成本很低的情况下,对这些产品与服务做实时的推送,让用户不断想起你。


    商务资讯机构作为资源的组织者,要帮助用户尽可能缩小他们获取资讯所需要的时间。寻找用户需求的过程是个艰苦的过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