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收益-2004年企业信息化须切实提高投资回报(AMT 管政)

  作者:管政
2004/1/13 16:00:58
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焦点之一。尤其在近几年,企业信息化在中国的应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并且也逐步趋于理性化。但从中国的企业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选型、信息系统实施,以及信息系

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焦点之一。尤其在近几年,企业信息化在中国的应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并且也逐步趋于理性化。但从中国的企业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选型、信息系统实施,以及信息系统的持续维护与持续改进来看,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尚未进入成熟期。在本文中,将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评估问题,分析2004年企业该如何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回报率。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初具成效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企业产品设计的信息化、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企业产品销售的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当然,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的不同、企业规模的不同、建设阶段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建设需求。

回顾几年来的发展,“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国家战略已日益深入人心,信息化应用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2003年,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城市信息化等建设为IT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就具体的企业信息化而言,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企业信息化已经获得“从上至下”的普遍认知;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初具成效;企业部分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步看到运营效率的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了众多其他手段无法解决的管理问题。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误区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深入发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常见误区就是“重建设、轻回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成本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信息化建设逐步趋于理性化时,人们开始关注信息系统投入的回报问题。

 与传统的建设项目评估相比,由于信息化建设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其评估投资回报的方法要比传统建设项目复杂得多。主要原因在于:A、信息系统价值评估的很多指标难以量化;B、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C、信息系统的价值具有长期效应,还存在很多隐性效益;D、信息系统的技术含量高,而且目前缺乏严格的项目建设的监理机制,因此又增加了效益评估的难度。

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实现与否,不能靠意愿来定,要靠真实的评估。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时,非常重视投入资金的获得,而往往容易忽视投入后的产出问题,或者是大家不愿谈起系统收益的“真相”。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评估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评估,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其一,企业可以对其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彻底检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其二,企业可以根据项目建设前期所建立的可量化的项目建设的目标和成功标准,与项目建设后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找到其中的不足,以便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推广优点、弥补不足”。从而消除信息化建设成为一种投入的“无底洞”、而产出却“无人问津”或“无法问津”的现象。

信息系统非常复杂,并且难以给出一个综合评价,一个最重要原因在于:用于信息评估的指标数量太多,而且指标类别也很多。在评价指标中包括:投入和产出指标、宏观和微观指标、有形和无形指标、定性和定量指标。广义的信息系统的投资回报可以简单写成:投资回报率等于成本降低和收入增长之和与总成本的比值。

 (1)投入指标(总成本)


1)系统分析设计费用和实施费用,包括硬件、软件和人员消耗的费用等;

2)人力成本,包括人员重新招聘、人员重新部署和人员培训的费用;

3)流程成本,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部署信息系统的企业需要对现有的工作流进行再造;

4)系统运行成本诸如集成和测试费用、运行费用、管理费用、数据分析成本、数据转换成本等;

5)信息系统的维护和持续改进费用;

6)机会成本。可以说,企业由于选用其中某一家厂商的软件系统,而放弃了其他厂商所能够带来的机会效益,就是一种典型的机会成本。

(2)产出指标(收入增加和成本降低)

①     宏观指标

1)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是否提高了?如果将其转变为具体的经济指标,可以为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执行准确率、设备利用率、市场信息准确率、客户满意率、交货准时率、产品优质率等

2)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是否有所创新?

 ②     微观指标

1)  信息系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包括系统的用户数量、用户的职位、系统信息数量、业务信息数量等;

2)  信息系统对资源的开发率和利用率。如果把信息系统比作人体骨骼的话,信息资源就是肌肉和血液。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可以评价信息系统的利用程度和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这可以从挖潜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享方面进行评估。

3)  企业的业务流程、工作流是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4)  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员工参与信息化的程度。人力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的参与者,即信息化的主体。在这里,人力资源包括信息技术人员和企业的其他员工。对于前者的评价主要考察其计算机应用能力、软件设计开发能力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而对后者,由于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员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5)  是否改善员工工作满意度;

6)  企业不同部分之间是否拥有同一的基础数据环境,以及是否能够实现协同工作?

7)  系统数据是否能够确保完整,以及能够确保质量?

8)  企业各级人员对信息系统所体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接受,包括企业文化是否发生变化,销售、市场、服务人员的工作方式是否发生变化,绩效考核方法是否发生变化等等。

9)  是否减少人工信息处理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人工费用和办公的开支;

10) 是否加快信息收集、传递、处理速度,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

11) 是否改善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12)   信息安全的评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相继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如各类具有信息采集、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等功能的子系统和分系统。但同时,利用相应的信息系统,既可以窃取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内容,也可以扰乱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内容。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步演变为严重限制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企业信息化安全的评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3) 系统实施后是否拥有后续的持续改进和升级服务?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用户与厂商由于立场不一致,容易引起判断标准的不统一。对于用户而言,当然希望产品越贴近企业自身越好,希望后续服务越全面越好,而且一旦信息系统出现问题,或运作不理想,企业首先想到的必然是软件产品或软件厂商存在问题;而对于软件厂商而言,总是会声称自己的产品基本能够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至于建设之后没有能够发挥预期的功效,他们总是会认为是企业本身出了问题,比如说企业难以改变的业务流程、企业员工利用信息的意识等因素阻碍了系统的效用发挥。

要想让用户和厂商在信息化技术的价值评判中秉持相同的判断标准,有两种可能性:1)当市场发展到成熟阶段,软件市场也成为一种“买方市场”的时候,软件厂商可能迫于竞争的压力,往往会提出各种“让客户满意”的承诺,当然这时就可以在项目签定的合同中确定信息系统的价值评价标准。2)借助于独立于用户和厂商的第三方监理机构或咨询机构,来公正的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估。

 四、企业须切实提高信息化的投资回报

随着竞争的逐步加剧,企业的每一分钱投入都开始注重回报。而企业要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回报,必须从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评估开始。企业在信息化评估中应该避免以下常见误区:

(1)在系统建设前,没有明确“通过系统的建立,需要达到哪些具体的量化目标”,以及没有定义好“信息系统成功的标准”,这样会导致在信息化价值评估时失去了“标杆”,从而难以真实的评估系统的受益。

(2)项目经理忽略人员和流程问题,只考虑纯粹的技术实施问题,因此在评估时容易带有片面性。

(3)软件厂商、企业都不愿“自报家丑”。一方面,软件厂商向来不愿向公众“曝露”失败的案例,平常看到的、听到的往往都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另一方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往往是与负责项目的领导的业绩挂钩,而且企业也会考虑到公众形象等问题,从而也不太愿意说出问题的真正情况。

(4)成本的回报具有短长期之分,因此为回报分析带来了困难,企业在评估信息系统的价值往往会忽视了长期的收益。

(5)不能确定由谁来完成项目价值评估,是软件厂商,企业自身还是第三方机构。

(6)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没有完全形成 。

(7)评估带有片面性,忽视对隐性收益的评估、忽视对人的能力和意识提高的评估等。

信息系统的价值评估与传统的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相比,具有更高的复杂性。传统的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指标比较容易量化,进行最终的评价就比较容易,而且其效益主要还是体现在显性收益上,而信息系统的价值评价中隐性成分相对较多。因此,对项目的价值评估时,需要进行分类处理,不可用同一种方法来给所有的项目进行评估;而且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性质,其评估指标的选择会有很大的不同。另外,不同的企业,它们对指标所赋予的权重也不一定一样。因此,需要“因企业而异”。

 2004年又是新的一年,不同的企业因信息化建设所处阶段的不同,会面临不同的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但是,企业无论是做CAD(计算机辅助设计)、MRP II(制造资源计划),还是建设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SCM供应链管理)系统、KM(知识管理)系统,都必须首先要说服自己,通过一定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企业要达到什么样的量化目标,并且要明确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哪些信息系统的支持。企业必须要切实提升管理信息化的投资回报。

作者联系方式:gary.guan@amteam.org

责编:管政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管政 专栏

rss订阅
管政先生,江苏人,管理学博士、CRM专家顾问,现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企业信息化。 参与了科技部、钢铁工业协会、企业的不同类型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出版了CRM著作一部——《中国企业CRM实施》;编译了美国2001年最畅销CRM书籍——Jill Dyche的《CRM手册》。在《企业管理》、《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计算机世界》、《软件工程师》、《21世纪经济报道》、《知识经济》等平面媒体与信息化网站上发表信息化领域的文章百余篇;并在AMT、天极网、CTI论坛、e-works、支点网等国内著名的信息化网站上开设了专家专栏;参加了“第二届CRM在金融”、“2003年上海客户关系管理研讨会”等多场研讨会,并作了重要演讲。 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本身具有很高的技术复杂性、管理定制性和发展层次性。因此,信息化建设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企业需要根据行业特性、企业规模来分析当前和未来的信息化需求,确定企业信息化 建设的整体规划以及分步实施的思路与内容。 在摸索中前进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学习、应用、改进、再学习”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十分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未来。
最新专题
进口鲜 玩转海鲜O2O

上海进鲜实业成立于2014年12月30日,其创办的O2O平台“进口鲜”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海鲜产品。在短短一年不..

首届优秀信息化产品及信息化最佳实..

.mod_B_1{background:rgba(0, 0, 0, 0) url("http://www.vsharing.com/bacohome/2015/cio..

    专家专栏
    李浩实现与PLM协同工作的三维零部件数据资源平..

    目前国内外不少企业和研究单位在建设完成以三维CAD、PDM系统为核心的产品研发平台建设后,将目光投向零部件数据资..

    AMT咨询浅析集团型企业的信息化商业价值

    国内管理咨询公司AMT信息化建设专家提出下几点关于集团型企业信息化商业价值“营销”推进的方式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